Tuesday, November 11, 2025

N T Wright 看約翰一書

N. T. 賴特對《約翰一書》的解讀極具深度,他將其視為一份關於「在充滿敵對的世界中,如何確知並活出神兒女真實生命」的牧養指引。賴特認為,這卷書並非系統性的神學論文,而是針對一個因諾斯底主義早期形態的異端而分裂的教會,所發出的充滿激情和愛的勸誡

他將《約翰一書》解讀為一場為了「真實的團契」而進行的屬靈爭戰,核心在於辨明什麼是真正的基督徒生命。

下圖梳理了賴特解讀《約翰一書》的核心框架:

flowchart TD
    A[“N.T. 賴特眼中的<br>約翰一書”] --> B[“核心問題:<br>何為真正的神兒女生命?”]
    
    B --> C
    B --> D
    B --> E
    
    subgraph C [“道的核心:<br>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
        C1[“親身聽聞與觸摸”]
        C2[“認耶穌為基督道成肉身”]
        C3[“神真正的兒子”]
    end
    
    subgraph D [“神兒女的標記:<br>愛與順服”]
        D1[“從神生的就行義”]
        D2[“彼此相愛的命令”]
        D3[“愛神與愛弟兄”]
    end
    
    subgraph E [“確據的根基:<br>聖靈的見證”]
        E1[“聖靈與水的洗禮”]
        E2[“聖靈與血的救贖”]
        E3[“內住的聖靈賜確據”]
    end

以下是這些主題的詳細闡述:

✝️ 1. 道的核心: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

賴特強調,約翰從一開始就定下基調,對抗那些否認耶穌基督真正、完全道成肉身的異端(可能認為物質是邪惡的,因此基督只是「看似」有身體)。

  •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壹1:1)約翰訴諸於親身、歷史性的見證,強調道成肉身的真實性、物質性。救恩不是逃離物質,而是神進入了物質世界,並將其救贖

  • 「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約壹4:2-3)這是試金石。正確的基督論是辨別諸靈的絕對標準。賴特指出,對約翰而言,正確認識耶穌的身份,與認識神、擁有永生是同一件事

❤️ 2. 神兒女的標記:愛與順服

賴特認為,約翰提出了三個緊密相連的標記,來檢驗一個人是否真正「從神而生」,擁有神的生命。這三個標記是對抗虛假屬靈主張的試金石。

  • 公義/行義:「你們知道凡行公義之人都是祂所生的。」(約壹2:29)「犯罪的是屬魔鬼…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裡。」(約壹3:8-9)賴特解釋,這不是要求完美無罪,而是指一種生命的方向和模式。從神而生的人,其整體生命傾向是離開罪、追求公義的,因為神的生命在他裡面。

  • 愛弟兄:「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約壹3:14)對約翰而言,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具體的行動(約壹3:16-18)。真正認識神的愛(在基督裡顯明)必然會流向身邊的弟兄姊妹。在愛中團契是神家中的基本法則

  • 正確的信仰/認耶穌為基督:「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約壹5:1)信心與愛心不可分割。真實的信心會產生愛心,而真實的愛心也源於對神在基督裡之啟示的正確認識。

🕊️ 3. 確據的根基:聖靈的見證

在面對懷疑和錯謬時,基督徒如何能有得救的確據?賴特對約翰關於聖靈的教導有深刻的見解。

  •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祂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約壹2:20, 27)這「恩膏」指的是內住的聖靈。聖靈在信徒心中作教導和引導的工作,使他們能辨別真理。

  • 「聖靈就是真理…並且有聖靈作見證,因為聖靈就是真理。」(約壹5:7-8)賴特認為,聖靈的見證不是一種神秘、主觀的感覺,而是在信徒群體中,透過對基督的共同信仰、彼此相愛的生活和內在的平安,所產生的集體性、客觀化的確據

  • 「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壹5:13)整卷書信的牧養目的就在於此:在真理、愛心和聖靈中,給予信徒真實的、可知的永生的確據

總結

對N. T. 賴特而言,《約翰一書》是:

  • 一篇為道成肉身的歷史真實性而發出的激烈辯護

  • 一份檢驗真實屬靈生命的實用清單,將正統信仰(orthodoxy)與正統實踐(orthopraxy)不可分割地聯繫起來。

  • 一個在動盪和分裂中,關於在神家中擁有確據和喜樂的深刻牧養安慰

它邀請我們進入一種生命:這種生命紮根於道成肉身的基督,藉著順服和相愛而活出來,並由內住的聖靈賜下確據,使我們能坦然無懼地稱神為「阿爸,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