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Wright 的經典著作 《Simply Christian》(中文譯名:《簡單的基督教》或《返樸歸真的基督教》)。
這本書被許多人譽為繼 C.S. 路易斯《返璞歸真》之後,二十一世紀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入門書籍之一。Wright 的目標是向現代(特別是後現代)的讀者,清晰地闡述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究竟是什麼,以及它為何具有吸引力。
本書的核心結構與論點
Wright 沒有採用傳統的教條式論述,而是從一個非常巧妙的切入點開始:人類普遍的渴望和共鳴。他認為,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回聲」,這些回聲指向一個超越我們自身的現實。他將其歸納為四大「回聲」或「線索」:
對正義的渴望
我們內心深處都對公平、正義有一種強烈的嚮往。我們看到世界充滿不公時會感到憤怒,這本身恰恰證明了一個「正義」標準的存在。Wright 認為,這種對正義的渴望,是上帝放在我們心中的,指向祂公義屬性的回聲。
對關係的渴求
人類天生渴望愛、友誼和社群。孤獨使我們痛苦,親密關係使我們滿足。這種對「關係」的深刻需求,反映了我們是被一位樂於建立關係的上帝所創造,目的是為了與祂、與他人建立美好的關係。
對美的追尋
無論是自然界的壯麗(星空、山脈),還是人類創造的藝術、音樂、文學,美都能深深地觸動我們,帶給我們超越物質層面的體驗。Wright 認為,這種對美的追求和感受能力,是世界之造物主——那位至美者——留給我們的印記。
與靈的連接
即使在最世俗化的社會,人們依然對「靈性」事物抱有好奇,無論是瑜伽、冥想,還是對超自然現象的著迷。這表明人類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我們內在有與「靈界」連接的渴望,這渴望最終指向與上帝本身的連接。
Wright 論證說,這些普遍的人類體驗並非偶然,它們像遠處的回聲,引導我們去尋找聲音的源頭。而基督教宣稱,這個源頭已經在耶穌基督身上清晰地發出了聲音。
從回聲到故事:聖經的宏大敘事
在指出了這些「回聲」之後,Wright 將讀者帶入聖經的宏大敘事中。這是他神學思想的一個核心特點。他將聖經的故事分為一個五幕劇:
創造:美好的世界被一位良善的上帝所創造。
墮落:人類背叛上帝,導致罪與死亡進入世界,破壞了創造的美好。
以色列:上帝揀選一個民族(以色列),透過他們來開始修復世界的工作。
耶穌:這是故事的高潮和中心。上帝親自進入世界,成為拿撒勒人耶穌,透過祂的生、死、復活,完成了對罪惡和死亡的終極勝利,開啟了救贖和更新世界的新紀元。
教會:耶穌的追隨者被差遣到世界,透過聖靈的能力,成為上帝更新世界的代理人和預告者。
(最終的)新創造:故事的結局不是「上天堂」,而是上帝最終完全地更新天地,使一切恢復完美,天堂與地上合一。
這個敘事框架幫助讀者理解,基督教的救贖不僅僅是「個人靈魂得救上天堂」,而是上帝對整個受造界的修復和更新,而我們在其中也有份。
本書的重點主題
以耶穌為中心:對 Wright 來說,基督教的一切都聚焦於耶穌。耶穌不是一位遙遠的、抽象的神,而是道成肉身、進入人類歷史、帶來上帝國度的那位彌賽亞。
天堂與地的重合:他強烈反對那種「逃離地球去天堂」的信仰觀。他認為聖經的盼望是「新天新地」,即上帝的天國最終完全降臨並與我們更新後的地球重合。教會的使命就是在此生此地,透過禱告、工作和生活,預嘗和展現這個未來的現實。
聖靈的角色:聖靈不是一種模糊的力量,而是「上帝在當今世界的臨在和工作」。是聖靈使我們能與復活的基督相連,並賦予我們能力去活出上帝國度的生活。
實踐的信仰:基督教信仰不僅僅是相信一套教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在聖靈引導下,活出愛、美、正義和真理的生活,參與上帝修復世界的工作。
與 C.S. 路易斯《返璞歸真》的比較
相同點:兩本書都是面向知識界和尋求者的護教傑作,文筆優美,邏輯清晰。
不同點:
時代背景:路易斯面對的是現代主義、理性主義的挑戰;Wright 面對的是後現代主義、對宏大敘事懷疑的挑戰。
切入點:路易斯從道德律、是非觀等入手;Wright 從更廣泛的正義、關係、美、靈性等「回聲」入手。
神學重點:路易斯的框架更偏向個人救贖和正統教義;Wright 則更強調聖經的宏大敘事、上帝國的降臨和新創造的終末論。
總結
《Simply Christian》是一本卓越的導論,它成功地將古老的基督教信仰與當代人的心靈渴望連接起來。
它沒有迴避困難的問題,也沒有提供簡單化的答案。相反,它邀請讀者進入一個宏大、充滿希望且具有實踐意義的故事中:這個世界有一位良善的創造者,它雖然破碎,但上帝已經在耶穌基督裡開始了修復工作,並呼召我們每個人,透過聖靈的力量,成為這個偉大修復工程的一部分。
對於任何對基督教感到好奇、初信者希望建立穩固根基、甚至是長期信徒希望重新審視信仰核心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部必讀的經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