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深入探討 N.T. Wright 的另一部核心著作 《How God Became King: The Forgotten Story of the Gospels》(中文譯名暫譯為《上帝如何成為君王:被遺忘的福音書故事》)。
這本書可以被視為 《Simply Jesus》的「神學深化版」 。如果《Simply Jesus》是向普通讀者闡釋耶穌的生平使命,那麼《How God Became King》則是直接挑戰並試圖修正傳統基督教神學中一個根深蒂固的盲點。
本書的核心問題:遺失的福音核心
Wright 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為什麼耶穌在福音書中反覆宣講的核心信息——「上帝的國」(上帝的王權)——在許多傳統的信經和神學體系中幾乎消失了?
他指出了一個巨大的「斷層」:
我們的信經(如使徒信經)從耶穌的「道成肉身」一躍跳到「為我們受死」,中間的整個公開事工——即耶穌關於上帝國度的教導、神蹟和比喻——被一筆帶過(「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我們的神學常常將福音簡化為「耶穌為我的罪而死,好讓我死後可以上天堂」。
Wright 認為,這種框架完全錯失了四福音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信息。福音書的目的不僅是告訴我們耶穌是神、祂為罪而死並復活,更是要告訴我們:透過耶穌的生、死、復活,上帝如何按照祂一直的計劃,在這個世界上登基作王了。
本書的主要論點:填補信經的空白
Wright 的目標是重新發掘福音書的完整故事。他論證,四福音書是從四個不同的角度,敘述同一個劃時代的事件:上帝在耶穌身上,成為這個世界的王。
這個「上帝作王」的故事,是由四個層面的故事交織而成的,而現代教會常常只強調其中一兩個,卻忽略了它們之間的動態結合:
以色列的故事達至高潮
耶穌不是憑空出現的。祂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上帝對以色列的所有應許——土地、聖殿、赦罪、從壓迫中得解放,以及最重要的是:上帝透過以色列成為全地的王——都在耶穌身上找到了最終的、出乎意料的實現。
上帝的故事與世界交會
這是「道成肉身」的深層意義。那位創造世界、與亞伯拉罕立約的上帝,如今親自來到祂的子民中間,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上帝在耶穌裡,親自來作王治理。
耶穌的故事作為藍圖
耶穌的生平、教導、神蹟和死亡,具體地展示了上帝的王權是什麼樣子。這不是用武力推翻羅馬的政權,而是透過服事、犧牲、愛仇敵、赦免罪人,並最終透過十字架來擊敗邪惡本身。上帝的國度以一種顛覆世界價值觀的方式臨到。
教會的故事由此展開
耶穌的成就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新篇章的開始。復活的耶穌將祂的王權委託給跟隨者,差遣他們在聖靈的能力下,繼續在世界上實踐並宣揚上帝的王權。教會就是被呼召來活出「上帝在基督裡作王」這一現實的群體。
對傳統神學的批判與修正
Wright 在本書中特別挑戰了兩種常見的神學框架:
「聖經世界觀」的批判:他批評了一些基要派和福音派神學,將複雜的聖經敘事簡化為一個「上天堂還是下地獄」的救恩公式,完全忽略了上帝透過以色列和耶穌來治理這個世界的創造性救贖計劃。
「自由派世界觀」的批判:他也批評了自由派神學,後者常常將耶穌視為一位教導社會倫理的偉大老師,卻剔除了其故事中關於祂是上帝道成肉身、並透過死亡和復活帶來終極救贖的核心超自然層面。
Wright 主張,唯有將這四個故事層面結合起來,我們才能讀懂福音書。例如,沒有「以色列的故事」,我們就無法理解耶穌作為彌賽亞的使命;沒有「上帝的故事」,我們就無法理解耶穌的神性;沒有「耶穌的故事」,我們就不知道如何跟隨祂;沒有「教會的故事」,我們就不知道福音的當代意義。
核心神學貢獻:十字架的新視角
在 Wright 的框架下,十字架不再是僅僅為了「滿足上帝對罪的憤怒」的一個獨立事件。它是在「上帝成為君王」這個宏大敘事中的決定性時刻:
這是上帝在耶穌裡,與邪惡勢力(包括罪、死亡和魔鬼)進行最終的決戰並得勝的時刻。
這是彌賽亞代表以色列,並透過以色列代表全人類,承受「被擄」的終極後果(與上帝隔絕)的時刻,從而為世界開闢了一條出路。
這是上帝以看似軟弱無能的愛,來推翻世界上一切強權邏輯的顛覆性登基典禮。
總結與應用
《How God Became King》是一本具有挑戰性和矯正性的神學作品。 它呼籲教會:
重新閱讀福音書:不再只是從中尋找支持我們既定教義的經文,而是將其作為一個連貫的、關於上帝如何透過耶穌登基作王的故事來閱讀。
重新定義福音:福音不僅是「如何得救」,更是「耶穌是主」 的宣告。這是一個關於誰是這個世界真正統治者的政治性、宇宙性的聲明。
重新思考使命:教會的使命不僅是「救人靈魂」,更是在一切領域——社會、文化、政治、環境——見證並實踐耶穌已經作王的事實,直到祂再來時這個事實完全顯明。
對於感到傳統神學框架有所欠缺,並渴望更全面、更符合聖經敘事地理解耶穌生平意義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極具深度的視野和激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