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探討 N.T. Wright 的 《The Original Jesus: the life and vision of a revolutionary》(中文譯名可譯為:《原初的耶穌:一位革命者的生平與異象》)。
這本書與 Wright 其他一些學術性較強的著作不同,它是一本圖文並茂、精煉而富有衝擊力的普及讀物。其目標是剝離兩千年來教會傳統和文化積澱所覆蓋在耶穌身上的層層面紗,將讀者帶回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去認識那位在歷史中真實存在、其言行具有顛覆性力量的「原初的耶穌」。
核心論點:耶穌是一位富有顛覆性的革命者
Wright 反對兩種常見的誤解:
將耶穌視為一位遠離塵世、只關心個人靈魂的道德教師。
將耶穌視為一位號召武力反抗羅馬的屬世革命家。
他提出,耶穌確實是一位革命者,但祂發起的是一場性質完全不同的革命。祂的革命不是透過武力改變政權,而是透過愛、赦免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來顛覆世界上一切邪惡的權勢根基。
耶穌的革命性生平與異象
Wright 透過梳理耶穌的生平事蹟,勾勒出這位「革命者」的輪廓:
1. 革命的背景:以色列的熾熱盼望
耶穌並非在真空中出現。當時的猶太人正在熱切盼望上帝實現祂的應許:祂自己歸回錫安、赦免祂子民的罪、使他們從壓迫中得解放,並透過祂的彌賽亞建立公義的統治。
耶穌的登場,正是對這個深切盼望的回應。
2. 革命的宣言:上帝的國臨近了
這是耶穌信息的核心。宣告「上帝的國」意味著宣告上帝即將成為王,祂要親自執掌權柄。
這直接挑戰了當時所有的權力結構:
挑戰了羅馬帝國(凱撒自稱為「主」)。
挑戰了猶太宗教權貴(他們形成了自己的權力體系)。
最終極地,挑戰了撒但的權勢(耶穌視疾病、死亡和社會混亂背後是邪惡的勢力)。
3. 革命的行動:顛覆性的作為
呼召門徒:這象徵著祂正在組建新的「上帝子民」,一個新的以色列。
醫病趕鬼:這不僅是憐憫的行為,更是上帝國度入侵撒但疆土的實證,是與邪惡勢力的正面交鋒。
教導與比喻:祂的教導(如登山寶訓)和比喻(如好撒瑪利亞人)顛覆了當時的社會階級和宗教慣例,闡明上帝國度的價值觀與世界截然相反。
潔淨聖殿:這不是簡單的淨化,而是一個象徵性的審判行動,宣告現行的聖殿體制已經失效,上帝正在透過耶穌自己建立新的與上帝相會之處。
4. 革命的高潮:十字架與復活
Wright 強調,十字架不是一場悲劇性的失敗,而是耶穌革命的策略核心。
祂沒有使用世界的方式(武力)來對抗世界的邪惡,而是讓邪惡的力量在祂身上發揮到極致,然後在其中將其擊敗。祂透過死亡,擊敗了死亡本身。
十字架是上帝以看似軟弱無能的愛,來推翻世上一切強權邏輯的顛覆性登基典禮。
復活則是上帝對耶穌這種革命方式的認可與勝利宣言。它宣告耶穌是世界的真主,祂所開啟的新創造是真實的。
「原初耶穌」的當代意義
Wright 論證,認識這位「原初的耶穌」至關重要,因為:
祂不是一個模糊的靈性象徵,而是一位在歷史中帶來真實改變的人物。
祂的革命仍在繼續:復活的耶穌如今是全世界的主,祂呼召所有跟隨者加入這場革命。
我們的使命:不是坐等上天堂,而是在聖靈的能力下,繼續耶穌的工作——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以愛、公義、和平與赦免的方式,去實踐並宣揚「上帝在耶穌裡作王」的革命性現實。
總結
《The Original Jesus》是一本精煉而有力的肖像畫。 它透過生動的文字和豐富的歷史圖片,成功地將耶穌從一個溫和的宗教偶像,還原為一位充滿活力、挑戰現狀、並帶來終極希望的顛覆性人物。
這本書邀請讀者超越對耶穌的刻板印象,去遇見那位在歷史中攪動天地、並要求我們作出回應的「原初的耶穌」。對於初識耶穌的尋求者,或希望重新點燃對耶穌熱情的信徒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極佳的起點。它讓我們看到,基督信仰的核心,是跟隨這位獨一無二的革命者,參與祂那場以愛改變世界的偉大運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