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敘事神學」閱讀〈傳道書〉是一次直面生命虛空與張力的深刻旅程。這卷書是聖經中的「異數」,它勇敢地挑戰過於簡化的宗教樂觀主義,並在「敬畏神」的框架內,為生命的困惑與荒謬留下了神聖的空間。
透過敘事神學的鏡頭,我們會問:這個關於「虛空」的沉重反思,如何拆毀我們對「現世報」和功利式信仰的幻想,並在廢墟中,指引我們一種在看似無意義的世界中,依然能享受生命、敬畏神的「即興」之道?
核心前提:傳道書是「傳統智慧破產後的信仰重建」
〈傳道書〉的敘事由「傳道者」展開,他進行了一場龐大的思想實驗。核心的戲劇問題是:
如果在日光之下(即從純粹屬世、沒有永恆和啟示的視角來看),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勞碌、智慧、享樂、財富,最終能帶來什麼?
答案是: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但這並非最終答案,而是一個必要的拆毀過程,為的是建立一種更成熟、更堅韌的信仰。
敘事神學解讀〈傳道書〉的核心視角
1. 敘事實驗:「日光之下」的局限視角
敘事呈現: 傳道者反覆使用「日光之下」這個關鍵詞。這是他實驗的邊界。他刻意懸置了神的特殊啟示(如立約、救贖),僅從普遍經驗和理性出發,去觀察世界。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設定旨在誠實地面對人類的共同處境。它告訴信仰群體,如果我們只憑眼見和理性,世界確實充滿了不公、荒謬和虛空。這為信仰提供了真實的起點,而非逃避現實的屬靈泡沫。
2. 虛空的循環:對「線性進步史觀」的解構
敘事呈現: 傳道者看到的世界是一個無盡的循環:「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傳1:9)自然、勞碌、歷史,都在重複,沒有真正的新事,也無法靠累積成就帶來終極意義。
神學塑造: 這旨在拆毀人靠自身建構意義的企圖。它挑戰了「智慧必帶來成功」、「勤勞必致富足」的簡單敘事。它塑造一個謙卑的群體,使其明白人無法透過自己的努力抓住永恆,從而轉向那超越「日光之下」的源頭。
3. 智慧的悖論與死亡的平等器
敘事呈現: 傳道者推崇智慧勝過愚昧,但他也痛苦地發現,智慧帶來憂愁,並且智愚終將一同死亡。「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傳2:16)。死亡,這位最終的「平等器」,使一切在日光之下的努力顯得徒勞。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讓群體正視死亡的絕對權勢和人類努力的局限性。它預備我們的心,去渴望一個超越死亡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只有在基督的復活中才能找到。
4. 神的時機與主權:在混亂中信靠
敘事呈現: 在一切的虛空之中,傳道者確信一件事:神的主權。「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3:1)然而,神所定的「時」對人而言是奧秘的(傳3:11)。人無法參透。
神學塑造: 這旨在塑造一個在無法理解的環境中,依然信靠神掌權的群體。我們不需要(也無法)理解所有事,但可以信靠那位在萬有之上的神。這是一種在奧秘中的信心。
5. 生命的「即興」歡宴:傳道者的實踐建議
敘事呈現: 在認清虛空並信靠神主權之後,傳道者給出的不是悲觀的禁慾主義,而是一系列令人驚訝的「即興」建議:
「你在日光之下的勞碌中得了分,就當吃喝快樂」(傳9:7,參照 2:24, 3:13, 5:18, 8:15)。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傳9:9)。
神學塑造: 這不是享樂主義,而是一種充滿信仰的「即興表演」。既然無法掌控永恆和結果,就當將勞碌視為從神而來的「分」,並在此時此地,以感恩的心享受神所賜的簡單禮物——飲食、工作、愛情。這塑造一個不為功利、而是為感恩和喜樂而活的群體。
6. 敘事的高潮:總意與結局
敘事呈現: 在全書的結尾,經過所有的探索和掙扎,傳道者給出了他整個敘事實驗的結論:「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12:13-14)
神學塑造: 這是最終的「劇本回歸」。當「日光之下」的視角導向絕望時,信仰群體被帶回起點,但是一個被深化了的起點:「敬畏神」。此時的敬畏,不再是簡單的教條,而是在經歷了生命的全部虛空、不公與奧秘之後,依然選擇信靠那位超越「日光之下」、並將進行終極審判的神。這為生命提供了終極的意義和責任。
敘事神學讀經法帶來的轉變
當你用敘事神學讀〈傳道書〉,問題會從:
「傳道書為什麼這麼悲觀?」
「基督徒還可以享受快樂嗎?」
轉變為:
「我的生活中,有哪些追求其實是『日光之下』的『捕風』?我如何將它們帶到神面前,重新審視其價值?」
「當我面對世界的不公和生命的荒謬時,傳道者的掙扎如何給予我許可,讓我能誠實地與神討論這些困惑,而非壓抑它們?」
「神今天賜給我的『分』是什麼?我是否在為遙不可及的未來焦慮時,錯過了今天可以感恩享受的簡單禮物?」
「傳道書的結局如何幫助我,在一切的不確定中,將生命錨定在對神的敬畏和末日的審判這兩個確切的真理上?」
總結
用敘事神學閱讀〈傳道書〉,就是將它視為一部信仰的「除幻之書」。它塑造的群體,是一個脫離幼稚功利主義、敢於直面生命虛空、在奧秘中學習信靠、並能在此時此地以感恩之心享受神所賜日常恩典的、成熟而堅韌的群體。它告訴我們,真正的信仰不是在解釋所有問題,而是在所有問題未被解答時,依然能敬畏神、遵守祂的話、並享受祂的禮物。這正是在一個充滿懸念的世界上,最忠實的「即興表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