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25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以西結書〉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以西結書〉是一次進入「異象、榮耀與新心」的超現實旅程。這卷書充滿了令人瞠目的象徵性行動和神祕異象,是一位被擄先知向一群失去家園、聖殿和盼望的百姓所發出的信息。

透過敘事神學的鏡頭,我們會問:這些戲劇性的異象和行動,如何為一個在信仰上「腦死」的被擄群體進行「屬靈心肺復甦」,重塑他們對神的認識,並賜下從內心開始的更新盼望?


核心前提:以西結書是「給被擄群體的屬靈復甦劇」

〈以西結書〉的敘事發生在巴比倫的被擄群體中。他們失去了聖殿、土地和王權,信仰體系瀕臨崩潰。核心的戲劇問題是:
在遠離應許之地、看似被神遺棄的境況中,神還是王嗎?祂是否依然掌管一切?我們還有未來嗎?

〈以西結書〉的答案是:是的!但你們需要一場徹底的「神學認知重啟」。 為此,神透過以西結上演了一齣充滿象徵的戲劇。


敘事神學解讀〈以西結書〉的核心視角

1. 榮耀的遷移與歸回:神的王權不受地域限制

  • 敘事呈現: 關鍵異象是神的榮耀

    • 離去: 在異象中,先知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以色列的罪,緩緩地、不情願地離開聖殿(結10-11章)。這解釋了聖殿為何被毀——不是巴比倫的神更強,而是以色列的神主動撤離。

    • 歸回: 在書卷結尾,榮耀從東面歸回充滿新的聖殿(結43:1-5)。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重塑群體對神臨在的理解。神的王權不受耶路撒冷地理的限制,祂可以在巴比倫與祂的百姓相會。這塑造了一個不再將神局限於特定建築或地點的群體。

2. 先知的象徵性行動:信息的身體化呈現

  • 敘事呈現: 神命令以西結進行一系列近乎荒誕的戲劇表演

    • 側臥430天,象徵擔當以色列和猶大的罪孽(結4章)。

    • 用刀剃髮鬚並分為三份,象徵百姓將面臨的命運(結5章)。

    • 在流亡中打包行李、挖牆而出,預表被擄(結12章)。

  • 神學塑造: 這些行動旨在擊穿百姓的屬靈麻木。當話語失效時,神使用先知的身體作為「活畫」,強行將信息植入他們的視網膜。這塑造了一個重視信仰具身化、明白信息需要被「活出來」而不僅是「講出來」 的群體。

3. 個體責任的轉移:從集體命運到個人歸屬

  • 敘事呈現: 被擄的百姓流行一句俗語:「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結18:2)。他們將自己的苦難歸咎於祖先。

    • 神嚴厲地駁斥這一點,宣告:「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結18:20)

  • 神學塑造: 這是革命性的神學轉向。它旨在塑造一個強調個人與神直接負責的關係、擺脫群體性宿命論的群體。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神面前做出新的選擇。

4. 從枯骨到軍隊:聖靈賦予的生命

  • 敘事呈現: 著名的枯骨復活異象(結37章)。面對毫無生氣的骸骨,神問:「這些骸骨能復活嗎?」先知的回答是:「主耶和華啊,你是知道的。」隨後,藉著先知的宣講和聖靈(氣息)的運行,枯骨成為極大的軍隊。

  • 神學塑造: 這是給被擄群體的終極盼望。它告訴他們,你們的絕境在神手中不是終局。這旨在塑造一個深信神的靈能使人從屬靈死亡中復活、並為祂所用的群體。這預表了聖靈在教會時代和終末復活中的工作。

5. 新心與新靈:內在更新的新約

  • 敘事呈現: 在指出問題(石心)和賜下盼望(新心)時,神應許:「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結36:26-27)

  • 神學塑造: 這與耶利米的新約應許(耶31:31-34)相呼應,是本書的神學頂點。它表明,最終的解決方案不是外在的律法,而是神主動的、內在的更新工作。這塑造了一個完全倚靠神恩典來成就順服的群體,直指五旬節聖靈的降臨和在基督裡的新創造。

6. 新聖殿的異象:神與人同住的終極藍圖

  • 敘事呈現: 最後九章(結40-48章)詳細描述了一座理想化的新聖殿,以及生命水從殿中流出,滋潤死蔭之地,帶來醫治和生命。

  • 神學塑造: 這不是一個待建的物理藍圖,而是一個神學異象。它描繪了神終極的目標:與祂救贖的百姓完美、聖潔地同住,並從祂的寶座帶來全地的更新。這塑造了一個以神與人同住為終極盼望、並為此而活的群體,這個異象在新耶路撒冷(啟21-22章)中達到了最終的實現。

敘事神學讀經法帶來的轉變

當你用敘事神學讀〈以西結書〉,問題會從:

  • 那個輪中套輪的異象是什麼意思?

  • 新聖殿我們要怎麼建?

轉變為:

  • 我們個人的『石心』需要神在何處為我們換上『肉心』?我們如何更倚靠聖靈來順服神?

  • 我們的群體是否在某些方面屬靈麻木,以至於需要神用『戲劇性』的方式來喚醒我們?

  • 我們是否相信,無論處境多麼絕望(如同枯骨之谷),神的靈都能帶來復活和生機?

  • 我們的事工和生命,是否像那從新殿流出的河水一樣,能帶出醫治和生命,指向神終極的同在?

總結

用敘事神學閱讀〈以西結書〉,就是將它視為一部給絕望之人的「神學復健手冊」。它塑造的群體,是一個認識神超越一切的榮耀、經歷聖靈內在的更新、擁抱個人責任與盼望、並熱切渴望神終極同在的群體。這位「人子」先知的使命,是讓一個腦死的群體重新「知道我是耶和華」,而這個認識,最終在道成肉身的那位「人子」——耶穌基督——身上,得到了最完滿的啟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