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25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以斯帖記〉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以斯帖記〉是一次極其獨特而深刻的體驗。這卷書是聖經中唯一沒有直接提到「神」的書卷,然而,敘事神學的鏡頭能讓我們清晰地看見,一個「隱藏的神」如何在其子民的生命與歷史中工作。

透過敘事神學的鏡頭,我們會問:這個在異國他鄉、充滿戲劇性翻轉的故事,如何向散居的、看似沒有神蹟的以色列群體(和今天的我們)揭示,即使在神似乎「隱藏」的時代,祂依然信實地護佑著祂的子民?


核心前提:以斯帖記是「神聖護理的隱密戲劇」

〈以斯帖記〉的敘事發生在波斯帝國的權力中心,以色列民是分散的、弱勢的少數族群。核心的戲劇問題是:
當神的子民失去主權、身處異鄉,當先知沉默、神蹟不見時,神是否依然與他們同在?祂如何工作?

〈以斯帖記〉的答案是:神在「隱藏」中工作,透過「巧合」、個人的勇氣和看似平凡的事件,來執行祂的護理與拯救。 這是一齣關於 「神聖護理」 的戲劇。


敘事神學解讀〈以斯帖記〉的核心視角

1. 隱藏的神與「巧合」的敘事

  • 敘事呈現: 書中沒有神蹟、沒有先知、沒有禱告(儘管猶太傳統加入了禁食禱告的細節)。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驚人的 「巧合」

    • 以斯帖「恰好」被選為王后。

    • 末底改「恰好」聽到了刺殺王的陰謀並揭發它。

    • 亞哈隨魯王「恰好」在那夜失眠,命人取歷史來讀。

    • 王「恰好」讀到末底改救駕之功尚未得賞賜。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在「平凡」和「偶然」中看見神手筆的群體。它教導我們,神的護理(祂對萬事的引導與看顧)常常隱藏在日常事件的紋理之下。對於散居的群體,這提供了極大的安慰:你無需看見紅海分開,也能確信神正在為你爭戰。

2. 身分的危機與持守:「說與不說」的張力

  • 敘事呈現: 以斯帖有一個關鍵的身分秘密——她是猶太人(斯2:10)。末底改命令她不可說出。然而,當危機來臨時,末底改的呼籲是:「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4:13-14)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深刻地探討了散居神學中的身分問題。何時隱藏?何時公開?它塑造一個群體,使其明白:神將我們安置在特定的位置(「得了位分」),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為祂的國度挺身而出(「為現今的機會」)。 持守身分最終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見證神的作為。

3. 角色的反轉與神的公義

  • 敘事呈現: 故事充滿了極具戲劇性的反轉

    • 哈曼為恨惡的末底改立木架,自己卻被掛於其上。

    • 猶大人從待宰的羔羊,轉為獲准自衛的得勝者。

    • 末底改從穿麻衣的悲傷者,成為穿王袍的宰相。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深信神終將施行公義的群體。它展現了「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箴26:27)的原則。它告訴被壓迫的群體,邪惡的計謀終將歸於其設計者自己的頭上,這是神掌管世界公義的隱密方式。

4. 群體的節期:普珥節的設立

  • 敘事呈現: 故事的最後不是建立一個政治實體,而是設立一個節日——普珥節(斯9:26-28)。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他們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

  • 神學塑造: 這是敘事神學的典範之舉。它將一個特定的救贖故事,轉化為群體每年重演的儀式性記憶。透過慶祝普珥節,猶太群體不斷地重溫「神在隱藏中拯救」的敘事,從而一次又一次地被塑造為一個心存盼望、銘記神恩的群體。這是「即興表演」的年度排練。

5. 「我」在故事中的位置:末底改的挑戰

  • 敘事呈現: 末底改對以斯帖的挑戰:「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 神學塑造: 這是整卷書向每一個讀者發出的邀請。它迫使我們問自己:「我的『王宮位分』(我的職業、資源、人脈、影響力)是為了什麼?神將我放在此時此地,是為了怎樣的『現今機會』?」 它塑造一個有使命感、願意為群體利益承擔風險的群體。

敘事神學讀經法帶來的轉變

當你用敘事神學讀〈以斯帖記〉,問題會從:

  • 為什麼神的名字沒有出現?

  • 以斯帖嫁給外邦君王是否妥協?

轉變為:

  • 在我個人的生命和所處的時代中,我如何從看似『巧合』的事件中,辨認出神隱藏的護理與帶領?

  • 神將我放在目前的『位分』(家庭、職場、社區)上,是為了什麼樣的『現今機會』來為祂的國度發聲或行動?

  • 我們的信仰群體,如何像慶祝普珥節一樣,創造儀式來紀念神在我們中間的作為,從而強化我們的身分和盼望?

  • 當我們面對不公義的『哈曼』時,我們如何既運用智慧,又深信神終將執行反轉的公義?

總結

用敘事神學閱讀〈以斯帖記〉,就是將它從一個宮廷鬥爭的傳奇,轉變為一篇寫給「平凡時代」的神學宣言。它塑造的群體,是一個在沒有神蹟的時代仍堅信神掌權、在看似偶然的事件中看見神護理、並願意在關鍵時刻為信仰群體挺身而出的群體。這卷書向所有感覺神似乎「沉默」或「隱藏」的人保證:祂仍在幕後執導這齣戲劇,而我們每個人,都被賦予了一個有意義的角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