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T. 賴特對《歌羅西書》的解讀極為精彩,他視這卷書為保羅對基督至高無上主權最集中、最激烈的宣告,旨在對抗一種混合了猶太規條和希臘神秘主義的「虛空哲學」。
賴特認為,保羅寫信的目的是要糾正歌羅西教會一個危險的傾向:他們認為單單信靠基督還「不夠」,還需要追求某種更高的、特殊的「屬靈」知識或遵守某些規條,才能達到真正的「完全」。保羅的回應是:「不,在基督裡,你們已經是豐盛和完全的。祂就是一切的答案。」
下圖梳理了賴特解讀《歌羅西書》的核心框架:
flowchart TD A[“N.T. 賴特眼中的<br>歌羅西書”] --> B[“核心宣告:<br>基督是萬有之主”] B --> C B --> D B --> E subgraph C [“宇宙性的基督<br>(1-2章)”] C1[“首生的,<br>萬有靠祂而立”] C2[“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 C3[“在凡事上居首位”] C4[“豐盛居住在祂裡面”] end subgraph D [“在基督裡的<br>豐盛與完全”] D1[“你們在祂裡面<br>已經得了豐盛”] D2[“脫下舊人,<br>穿上新人”] D3[“基督是平安與<br>新創造的仲裁者”] end subgraph E [“天上的生活”] E1[“思念上面的事”] E2[“在家庭與社會中<br>活出新人樣式”] E3[“恆切禱告與<br>智慧待人”] end
以下是這些主題的詳細闡述:
🌌 1. 宇宙性的基督:豐盛居住在他裡面
《歌羅西書》1:15-20的「基督詩」是保羅神學的巔峰之一。賴特認為,這並非抽象詩歌,而是對基督與受造界及救贖之關係的具體宣告。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基督不僅反映神,祂是神的完美顯現和代表。看見祂,就是看見神。
「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這並非指基督是「受造物」,而是指祂在萬有中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和地位。如同長子在家族中的地位,祂是萬有的繼承者和統治者。
「萬有都是靠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基督是創造的媒介、目標和歸宿。整個宇宙是為祂的榮耀而存在。
「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祂不僅是創造者,更是維繫宇宙持續存在的統治者。
「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這是對抗歌羅西異端的關鍵。他們追求的「豐盛」和「充滿」,其實完全地、唯一地居住在基督裡。祂就是神性與智慧的終極寶庫。
✝️ 2. 在基督裡的豐盛與完全:對抗「虛空哲學」
賴特指出,歌羅西的異端(2:8, 16-23)混合了節期、飲食規條、天使崇拜和苦待己身等元素,聲稱這能帶來更高的屬靈體驗。
「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西2:9-10):保羅的駁斥石破天驚。他宣告,信徒不需要在基督之外追求任何東西,因為他們「在基督裡」已經是完全和豐盛的。基督是所有執政掌權者的「頭」,已經在十字架上擊敗了它們(西2:15)。
「脫去舊人」與「穿上新人」(西3:1-11):真正的屬靈成長,不是在宗教規條上努力,而是藉著洗禮,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從而「脫去」舊亞當的生命樣式,「穿上」新創造的生命樣式。這新人的特徵是超越種族、文化、社會隔閡的合一(西3:11),這本身就是基督勝過世界權勢的證明。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信徒的生命如今與復活的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當基督再來時,這生命將完全顯現。因此,我們現在就當「思念上面的事」,讓這終極的現實來塑造我們當下的思想和行為。
🏡 3. 天上的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活出新人
賴特強調,《歌羅西書》的倫理教導(3:18-4:6)是前面神學的必然結果。因為基督在萬有中居首位,就必須在家庭、工作和日常人際關係中作主。
家庭與社會關係:保羅要求在以基督為主的框架下,重塑夫妻、親子、主僕的關係。這不是維護現狀,而是將一種基於「在主裡」的相互責任和尊重,注入這些關係中,從而顛覆了當時社會的常規。
恆切禱告與智慧待人:持續的禱告和與外人交往時的智慧,是天國公民在世上作見證的關鍵。我們的話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像是用鹽調和,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總結
對N. T. 賴特而言,《歌羅西書》是:
一篇對抗一切在基督之外尋找靈性補充之誘惑的激烈宣言。
一幅關於基督宇宙性主權的壯麗畫卷。
一個呼召,要我們在具體生活中活出「在基督裡」的豐盛與合一。
它邀請我們看到,基督不是眾多救主中的一位,也不是通往神眾多道路中的一條;祂就是那獨一的像、首生的、元首、豐滿和盼望。在祂裡面,我們一無所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