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運用「聖經神學」的視角,來閱讀這卷作為《帖撒羅尼迦前書》續篇的《帖撒羅尼迦後書》。這卷書針對因誤解末世而產生的新問題,進行了澄清與教導,展現了「正確的末世論」如何帶來「穩定的日常生活」。
1. 定位於救贖歷史:糾正對「主的日子」的誤解
歷史背景:在收到《帖撒羅尼迦前書》後,教會對主再來的盼望更加熱切,但卻出現了誤解。可能因逼迫加劇,或有人冒保羅之名傳言「主的日子現在到了」(帖後2:2),導致部分信徒認為基督立刻就會再來,從而放棄日常工作,游手好閒,專管閒事(帖後3:6-12)。
神學定位:本書糾正了對末世的過度熱情所導致的偏差,闡明「主的日子」並非即刻來臨,其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和那大罪人顯露(帖後2:3)。正確的盼望應當使人堅忍,而非懶惰。
因此,《帖撒羅尼迦後書》的核心神學問題是:在熱切等候主再來之時,應當持守怎樣的正確次序觀?主再來之前會發生什麼?這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意味著什麼?
2. 核心神學主題:在正確的末世論中堅忍
本書的核心是 「在主的日子來到之前,必須發生的事」 ,以及由此產生的對苦難的堅忍和對日常工作的忠誠。
3. 關鍵主題的聖經神學發展
A. 神公義的報應:受苦中的安慰
保羅在問安後,立刻將信徒的視線引向末日的終局,以此安慰在逼迫中的他們:
「神既是公義的,就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你們的人;也必使你們這受患難的人與我們同得平安。」(帖後1:6-7)
「那日」,主耶穌要在火焰中顯現,報應那不認識神和不聽從福音的人(帖後1:8-9)。
神學意義:這延續了舊約「神是伸冤者」的主題(申32:35;詩94:1)。對神終末公義的確信,是信徒在今生不公義的苦難中持守盼望的根基。
B. 主日子的奧秘:大罪人與攔阻者
這是本書獨特且關鍵的神學貢獻,旨在糾正「主的日子現在到了」的錯誤。
必有的事先發生:「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帖後2:3)
大罪人的身份: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自稱是神的(帖後2:4)。
攔阻者:「因為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的,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帖後2:6-7)
「攔阻者」 的身份是聖經中的一個謎(可能指羅馬帝國/法律秩序,或聖靈/教會的見證等),但其神學意義是明確的:邪惡的全面爆發仍在神的掌控和時間表之內。
結局:「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帖後2:8)
神學意義:這揭示了救贖歷史的最後階段,將有一場集中化的、宗教性的悖逆。這與但以理書(但7:25; 11:36)、以西結書(結28:2)和約翰福音(約5:43)的預言相呼應,並在敵基督的觀念上達到頂點(約壹2:18)。這教導確保信徒不會因世界的動盪而驚慌失措。
C. 撒但的詭計與神的作為
大罪人的工作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帖後2:9)。然而,這背後仍是神的主權:
「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帖後2:11)。
神學意義:這與出埃及記中法老心剛硬的神學一致(出7-14章)。神有時會任憑那些堅決拒絕真理的人,更深地陷入他們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中。
D. 蒙揀選的穩固:在真道上站立得穩
面對末世的動盪和迷惑,信徒的保障何在?
「因為神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能以得救。」(帖後2:13)
「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帖後2:15)
神學意義:信徒的穩固在於神的揀選、福音的真理和聖靈的成聖工作。正確的教義是抵禦錯謬的堡壘。
E. 末世倫理: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
保羅將正確的末世論引向一個非常實際的應用:工作。
他吩咐要「遠離一切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我們所受教訓的弟兄」,即那些「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的人(帖後3:6, 11)。
他樹立榜樣:「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曾吩咐你們說,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後3:10)
神學意義:熱切等候主來,不應導致屬靈的懶惰和社會的寄生。相反,它應激發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忠心事主,負責任地生活,以此榮耀神。這是對神創造秩序(工作)和救贖目的(成為祝福)的雙重尊重。
結論:從《帖撒羅尼迦後書》到基督
運用聖經神學閱讀《帖撒羅尼迦後書》,我們看到:
它平衡了我們的末世盼望:主必再來,但在此之前必有預兆;我們當警醒,但不必驚慌。
它揭示了末世的爭戰本質:福音的擴展將面臨一場集中的、欺騙性的屬靈反撲。
它強烈地指向基督為終極的得勝者:
耶穌是公義的審判官,必為祂的子民伸冤。
耶穌是榮耀的得勝者,祂必用降臨的榮光廢掉那大罪人。
耶穌是我們盼望的錨,使我們在真理上站立得穩。
《帖撒羅尼迦後書》對今日教會的提醒尤為重要:對末世的熱情,必須被規範在聖經的真理之內,否則就會產生異端和混亂。 它呼召我們,在一個充滿動盪和錯謬的世代中,既要持守主再來的榮耀盼望,又要堅守真理的教導,並在每日的忠心事奉中,活出一個穩定、勤勞、有見證的生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