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運用「聖經神學」的視角,來閱讀這卷優美而大膽的愛情詩歌——《雅歌》。它位於聖經智慧文學的脈絡中,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幾乎完全專注於人類愛情與情慾的喜悅。聖經神學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這樣一卷書會被納入正典,以及它如何在神的救贖計劃中佔有一席之地。
1. 定位於救贖歷史:在創造秩序中的愛情
回歸創造:《雅歌》的神學首先植根於《創世記》1-2章。它描繪的是墮落之前伊甸園中那種純真、美好、毫無羞恥的男女關係(創2:23-25)。它慶祝神在創造時所設立的婚姻之愛,這種愛是身體的、情感的,且是排他的。
智慧文學脈絡:作為智慧文學,它展示了如何在一個具體的生活領域——親密關係中,活出「敬畏耶和華」的智慧。它與《箴言》中對「外女」的警告形成對比,描繪了在盟約婚姻框架內愛情的正確樣貌。
因此,《雅歌》的核心神學問題是:神如何看待祂所創造的性與愛情?在一個常常扭曲或貶低身體與情慾的世界中,神聖的愛與人類的愛有何關聯?
2. 核心神學主題:愛如死之堅強的盟約
本書的核心是慶祝一種強烈、熾熱、自發,同時又具有忠誠約束力的愛。這種愛被描述為「愛情如死之堅強……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歌8:6-7)。這是一種兼具激情與誓約的愛。
3. 關鍵主題的聖經神學發展
A. 寓意解經與字面解經的平衡
歷史上對《雅歌》主要有三種解讀路徑:
寓意法:視其為描述神與以色列,或基督與教會之間的關係。
字面法:視其為對人類婚姻之愛的直接頌歌。
原型法(聖經神學採納的路徑):承認其字面層面是基礎,它確實歌頌神所設計的男女之愛。同時,神也使用這種最強烈的人間關係作為預表,來啟示祂與子民之間那種更深的、盟約的愛。
B. 人類之愛作為神聖之愛的預表
聖經本身多次使用婚姻來比喻神與祂子民的關係(如:何西阿書、以賽亞書54章、耶利米書2章,以及以弗所書5章)。因此,《雅歌》中理想的愛情,自然成為理解神聖之愛的絕佳圖畫。
相互的渴望與追求:書中男女主角相互傾慕、彼此尋找。這預表了神對祂子民主動的、尋求的愛,以及靈魂對神的渴慕(詩42:1-2)。
稱讚與價值:戀人不斷地彼此稱讚「你甚美麗」(歌1:15; 4:1等)。這預表了在基督裡,神看我們是「全然美麗」的(弗5:27),我們因祂的寶血而蒙悅納。
盟約的忠誠:愛情被置於「印」和「嫉妒」的背景下(歌8:6),強調了其排他性和永久性。這強烈地指向神對祂子民忌邪的、守約的愛(出20:5),以及基督對教會永不改變的愛。
C. 從園子到園子:愛情的空間神學
「園子」是《雅歌》中的核心意象(歌4:12-5:1; 6:2, 11)。
封閉的園,禁閉的井(歌4:12):象徵著新娘的貞潔與專屬的愛,只為她的良人敞開。
生命的豐饒:園中充滿了沒藥、沉香、各樣果樹和新酒,象徵著在愛的聯合中所產生的喜樂、滋養與生命力。
神學意義與回歸伊甸:這個豐饒、親密的園子,是對伊甸園的回響與恢復。它描繪了在墮落的世界中,婚姻可以成為一個恩典的空間,讓人預嘗神所設計的、人與人之間完美和諧的滋味。它最終指向新耶路撒冷那生命水的河和生命樹(啟22:1-2),即神與人完全同住的終極樂園。
D. 基督論的閱讀:指向基督與教會
新約將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明確定義為夫妻關係(弗5:22-33)。因此,用基督論來閱讀《雅歌》是合宜的。
良人預表基督:祂是「沙崙的玫瑰花」和「谷中的百合花」(歌2:1),是全然美麗的。祂稱呼祂的新娘(教會)是美麗的,並為她捨己。
書拉密女預表教會:她雖自覺不配(歌1:5-6),卻因良人的愛而被稱為美麗。她尋求祂,並向他人見證祂。
聯合的奧秘:「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歌2:16; 6:3)。這預表了基督與教會那奧秘的、生命的聯合(林前6:17)。
結論:從《雅歌》到基督
運用聖經神學閱讀《雅歌》,我們看到:
它肯定了神美好的創造:身體、愛情和性,是神美好的禮物,應在婚姻的盟約中被慶祝和享受。
它為人類的愛提供了神聖的框架:最崇高的愛情,是反映神那堅強、熾熱、信實的盟約之愛。
它強烈地指向基督:
它為「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這個真理,提供了情感的深度和親密的畫面。
它描繪了信徒與基督關係的雙向性:不僅是基督追求我們,也是我們靈魂對祂的渴慕與追求。
它指向那終極的「羔羊的婚筵」(啟19:7-9),那時,教會作為裝飾整齊的新婦,將與基督面對面,進入那永恆、完全、喜樂的聯合之中。
因此,《雅歌》邀請我們在兩個層面上體驗愛:在橫向層面,活出神所設計的、聖潔而熱情的婚姻;在縱向層面,更深地體會基督對我們個人的、炙熱的愛,並以同樣的愛來回應祂。它告訴我們,信仰不僅是教義和道德,更是一場與神之間深情、委身的愛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