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25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是一次進入「初熟教會的牧養心腸」的溫暖旅程。這是保羅寫給一個年輕、在逼迫中成長的教會的第一封書信,充滿了父親般的溫柔、牧者般的鼓勵和屬靈導師般的教導

透過敘事神學的鏡頭,我們會問:保羅如何透過回顧他們共同的過去、指導他們當下的生活、並澄清對未來的誤解,來塑造這個新生的信仰群體,使其在患難中站立得穩,並在愛心中茁壯成長?


核心前提:帖撒羅尼迦前書是「新生教會在患難中的成長敘事」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在逼迫中誕生的(徒17:1-9),他們雖然熱心,但對信仰的理解仍不成熟,尤其對主再來已逝信徒的結局感到困惑與憂愁。核心的戲劇問題是:
一個在患難中初生的信仰群體,要如何持守信心、活出聖潔、並在對主再來的盼望中得著安慰與動力?

保羅的回答是: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所存的忍耐。你們當用愛心互相建立,彼此勸慰,常常喜樂,因為主必再來,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


敘事神學解讀〈帖撒羅尼迦前書〉的核心視角

1. 回顧的敘事:福音的果子與美好的榜樣

  • 敘事呈現: 保羅充滿感情地回顧他與帖撒羅尼迦人相遇的經歷。他提到:

    • 他們的接待: 他們是在……患難中……蒙了聖靈所賜的喜樂接待福音(1:6)。

    • 他們的轉變: 他們 「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 (1:9)。

    • 他們的榜樣: 他們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1:7-8)。

  • 神學塑造: 這個回顧旨在肯定和鼓勵這個年輕的群體。它塑造一個群體,使其看見福音改變生命的大能,並從過去的信實中得著力量面對未來。

2. 牧者的敘事:溫柔的母親與勸勉的父親

  • 敘事呈現: 保羅用極其親密的比喻描述他與他們的關係:

    我們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2:7)
    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2:11)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充滿屬靈家庭溫暖、領袖以僕人心態服事的群體。它定義了健康的教會關係應兼具母親的溫柔接納父親的真理引導

3. 成聖的敘事:在愛中互相建立

  • 敘事呈現: 保羅針對他們具體的生活發出勸勉: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神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4:3, 7)
    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你們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但我勸弟兄們要更加勉勵。」(4:11, 10)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在道德上聖潔、在社會中勤勉、在群體中相愛的群體。信仰必須體現在具體的行為和關係中。

4. 盼望的敘事:主再來的安慰與激勵

  • 敘事呈現: 這是全書的神學高潮和核心安慰。針對有人對已逝信徒的憂慮,保羅揭示了「被提」的榮耀景象: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4:16-17)
    他的結論是:「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4:18)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活在終末盼望亮光中、並以此彼此安慰的群體。主再來不是令人恐懼的謎題,而是信徒在苦難中最大的安慰和確據

5. 警醒的敘事:做光明之子

  • 敘事呈現: 基於主再來的確定性,保羅發出警醒的呼籲:

    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晝之子。我們不是屬黑夜的,也不是屬幽暗的。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警醒謹守。」(5:5-6)

  • 神學塑造: 這個敘事旨在塑造一個在道德和屬靈上保持清醒、積極預備主來的群體。盼望帶來的不應是消極等待,而是積極、警醒的生活


敘事神學帶來的轉變

當你用敘事神學讀〈帖撒羅尼迦前書〉,問題會從:

  • 「被提是什麼時候?」

  • 「我們該如何聖潔?」

轉變為:

  • 「我們的信仰群體,是否像帖撒羅尼迦教會一樣,成為周遭地區『信主之人的榜樣』?」

  • 「我們是否活在『主必再來』的現實盼望中?這盼望如何成為我們在逆境中的安慰和日常生活中的動力?」

  • 「我們的教會關係,是否體現出『母親般的溫柔』和『父親般的勸勉』?」

  • 「我們是否在道德、工作和彼此相愛上『更加勉勵』,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命?」

總結

用敘事神學閱讀〈帖撒羅尼迦前書〉,就是將它視為一封 「給初生教會的牧養情書」 。它塑造的群體,是一個在患難中因信、望、愛而站立、在聖潔與勤勉中成長、在主再來的榮耀盼望中得安慰、並在彼此相愛中建立的群體。保羅向我們展示,健康的基督教信仰永遠是扎根於過去的信實、實踐於當下的生活、並定向於未來的盼望。這卷書激勵每一個世代的教會,無論多麼年輕或遭遇多少艱難,都能在福音的故事中茁壯成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