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敘事神學最能大放異彩的舞台。〈啟示錄〉本身就是一部從頭到尾都以敘事形式呈現的書卷。使用敘事神學來閱讀它,意味著我們不是只將其視為一套預言事件的密碼,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龐大、完整、具有終極說服力的宇宙性故事,旨在塑造讀者的世界觀、身份和行為。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啟示錄〉
〈啟示錄〉是基督教正典的敘事高潮。它將從〈創世記〉開始的上帝與其子民的故事,推向了一個決定性的結局。從敘事神學的角度看,約翰是在向正在羅馬帝國壓迫下受苦的教會,揭示一個更深層的現實真相,一個與表面現象完全相反的「真實的故事」。
1. 揭示「競爭的敘事」:羅馬帝國的神話
第一世紀的教會生活在一個強大的「競爭敘事」中——羅馬帝國的神話(Pax Romana,羅馬和平)。
故事內容:羅馬皇帝(如多米田)是「主和神」,他帶來了和平、繁榮與秩序。帝國通過軍事、經濟和文化力量,創造了一個「黃金時代」。
敘事載體:這個故事通過硬幣(刻有皇帝像和神性稱號)、神廟、競技場、凱旋門和公共儀式無孔不入地宣傳。
表面證據:帝國的道路、軍隊、法律和商業網絡似乎證明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教會的弱小和受苦,似乎在證明他們的故事是失敗的。
約翰寫〈啟示錄〉的目的,就是要拆穿這個帝國神話的虛假性,並揭示上帝那看似隱藏卻終將得勝的真實故事。
2. 建構「真實的敘事」:上帝的宇宙性戲劇
〈啟示錄〉將讀者拉入一個天上寶座的視角,從那裡觀看地上發生的一切。它建構了一個多層次的敘事:
故事的開場:寶座與羔羊(啟示錄 4-5章)
核心宣告:宇宙的中心不是羅馬的皇宮,而是上帝的寶座。歷史的掌管者不是凱撒,而是被殺的羔羊。
敘事逆轉:得勝的關鍵不是武力與壓迫,而是犧牲與救贖。羔羊的勝利,重新定義了「勝利」本身。這從根本上顛覆了羅馬故事的邏輯。
故事的衝突:兩個陣營與三場循環(啟示錄 6-18章)
啟示錄通過印、號、碗等一系列審判,並非提供一個線性的時間表,而是以螺旋式、漸進的敘事循環,來揭示屬靈爭戰的本質。兩個陣營:
上帝的陣營:跟隨羔羊的人,有上帝的印記。他們的身份是祭司的國度(1:6)。
敵對的陣營:由龍(撒但)、獸(羅馬政權/敵基督) 和假先知(帝國宣傳/虛假意識形態) 組成的假冒三一。巴比倫(羅馬城/一切敵對神的體系) 是這個陣營的誘惑中心。
衝突的本質:這是一場敬拜之爭。獸要求所有人拜它(13章),而見證人則至死忠於羔羊。衝突的焦點是:誰配得敬拜與忠誠?
故事的高潮與結局:兩種終局(啟示錄 19-22章)
敘事最終走向兩個截然相反的結局:巴比倫的傾覆(18-19章):那個看似堅不可摧、奢華無比的人間帝國系統,在神審判的「一時之間」徹底崩潰。這是競爭故事的終結。
新耶路撒冷的降臨(21-22章):神與人的帳幕同在,所有的眼淚被擦去,死亡成為過去。這是上帝故事的圓滿實現。故事的終點不是靈魂上天堂,而是新天新地降臨人間,修復了伊甸園的失落。
3. 定義「群體身份」:在衝突中作見證人
在這個宇宙戲劇中,教會的角色是什麼?不是被動的觀眾,而是關鍵的見證人。
「作見證」:這是教會的核心呼召(1:5, 12:11, 12:17)。在逼迫中持守信仰、宣講福音,本身就是參與擊敗仇敵的行動(12:11)。
「得勝者」:得勝不是靠武力推翻羅馬,而是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12:11)。即使殉道,在神的敘事中也是得勝。
「祭司」:他們活在兩個領域之間,為世界代求,並將神的真實帶到世界。
4. 驅動「忠誠的行動」:呼召堅忍與分辨
這個宏大敘事的目的,是為了驅動讀者在當下做出忠誠的選擇。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這反覆出現的呼召,是邀請讀者傾聽並相信這個真實的故事,而非帝國那個虛假的故事。
「聖徒的忍耐就在此」(13:10, 14:12):堅忍不是被動的忍受,而是在認清故事真相後,主動的、充滿盼望的堅持。因為知道結局已定,羔羊已經得勝。
「從巴比倫出來」(18:4):這是一個敘事性的呼籲,要求讀者在身份、經濟和生活方式上,與敵對神的體系分別出來,不要參與她的罪惡。
結論:敘事神學下的〈啟示錄〉
透過敘事神學,〈啟示錄〉從一本關於未來恐怖事件的密碼書,轉變為一本賦予力量的現狀診斷書和盼望宣言。
它是一面「屬靈的X光片」:它照出了世界表象背後的屬靈真相——凱撒不是主,羔羊才是;羅馬不是永恆,新耶路撒冷才是。
它是一個「身份的錨點」:它告訴受苦的教會,你們不是失敗者,你們是羔羊的跟隨者、神的祭司、終極得勝的見證人。你們的軟弱(不拿武器)正是你們的力量所在。
它是一聲「行動的號角」:它呼籲讀者在兩個故事之間做出選擇:是拜獸,享受短暫的巴比倫繁華?還是跟隨羔羊,走上一條看似受苦卻通向新天新地的道路?
總而言之,〈啟示錄〉是神賜給祂子民的一個「反敘事」(Counter-Narrative),旨在拆穿世上一切權勢所編織的虛假故事,並邀請我們將自己的生命,投資在那個由被殺羔羊所開啟、並終將帶來萬物更新的真實故事之中。 對於任何活在帝國意識形態(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帝國)下的信徒,〈啟示錄〉都提供了永不妥協的批判力量和充滿榮耀的終極盼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