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6, 2025

運用「聖經神學」閱讀《雅各書》

 讓我們運用「聖經神學」的視角,來閱讀這卷充滿實踐智慧、曾被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質疑的《雅各書》。聖經神學關注救贖歷史的發展,而《雅各書》的獨特貢獻在於,它闡明了在「新約」時代,神所賜下的「新心」和「聖靈」如何具體地在信徒的行為中結出果子,從而證實其真實的信心。

1. 定位於救贖歷史:新約子民的智慧生活

  • 歷史背景:雅各(耶穌的兄弟,耶路撒冷教會領袖)寫信給「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雅1:1),即散居各地的猶太基督徒。

  • 神學定位:本書可被視為 「新約的智慧文學」 。它承接了舊約智慧書(如箴言)和先知書(強調社會公義)的精神,並在 「信主耶穌基督」 (雅2:1)的根基上,教導新約群體如何活出與福音相稱的智慧生活。

因此,《雅各書》的核心神學問題是:從神而來的真信心,其本質是什麼?它與行為的關係如何?這種活的信心在日常生活和教會群體中會產生怎樣具體的表現?

2. 核心神學主題:行為成全信心

本書的核心是 「信心與行為的統一」 。雅各強調,真正的信心必然會透過行為表現出來;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3. 關鍵主題的聖經神學發展

A. 試煉與智慧:在逆境中成熟

雅各開篇就談到試煉,並提供了一個救贖歷史的視角:

  •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1:2-3)

  • 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1:4)

  •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1:5)

  • 神學意義:試煉的目的不是毀滅,而是為了塑造信徒成為 「成全、完備」 的樣式,這反映了神要祂的子民成聖的旨意。而智慧是從神而來,為要幫助我們在試煉中以神的眼光看待萬事。

B. 聽道與行道:新約的順服

雅各提出了一個有力的比喻:

  •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2, 25)

  • 神學意義:這裡的「律法」不是指摩西律法的儀文,而是指 「至尊的律法」 、 「使人自由之律法」 (雅2:12),即基督的教訓和福音的倫理要求。順服這律法是對神恩典的自由回應,而非賺取救恩的重擔。這應驗了耶利米關於律法寫在心上的新約預言(耶31:33)。

C. 真實的虔誠: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雅各定義了神看為純潔的宗教:

  • 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

  • 神學意義:這將舊約中神對孤兒寡婦的特別關懷(出22:22;申24:17-21;賽1:17)應用於新約群體。真正的信仰必須體現在對社會中最弱勢群體的實際關愛上。

D. 信心與行為:與保羅的互補

這是雅各書最著名的神學論述(雅2:14-26),它與保羅「因信稱義」的教義並非矛盾,而是互補。

  • 保羅 反對的是靠律法的行為在神面前稱義(羅3:28)。

  • 雅各 反對的是沒有愛心行為死的信心

  • 他舉例說明:

    • 亞伯拉罕獻以撒(雅2:21-23):他的行為「成全」了他的信心,證明他的信心是真實的。這應驗了創世記15:6的記載。

    • 妓女喇合(雅2:25):她的行為(接待探子)顯明了她信心的真實。

  • 神學意義:行為是信心的證據和必然結果,而非信心的基礎。在神面前的地位性稱義(保羅的焦點)是單憑信心;在人面前的驗證性稱義(雅各的焦點)是藉著行為顯明信心。

E. 舌頭的權力:生命與死亡的抉擇

雅各用很長篇幅談論舌頭的破壞力(雅3:1-12),稱它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

  • 神學意義:這延續了舊約智慧文學的主題(箴18:21),並將其提升到新約「生命與死亡」的層面。話語具有創造和破壞的巨大能力,反映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光景。

F. 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

雅各提出了一個尖銳的二分法:

  •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4:4)

  • 神學意義: 「世俗」在此指敵擋神的那個價值體系。新約子民是被分別出來歸給神的,不能同時效忠兩個對立的主。

G. 財富的警告:末世的反轉

雅各對富足人發出了嚴厲的警告(雅5:1-6),指出他們的財富在末日的審判面前將毫無用處。

  • 神學意義:這延續了先知書中對社會不公和壓迫窮人的譴責(如摩5:11-12),並在末世的背景下,宣告神終將為受壓迫者伸冤。

結論:從《雅各書》到基督

運用聖經神學閱讀《雅各書》,我們看到:

  1. 它強調了真實信心的實踐性:信心必須在愛的行動中活出來。

  2. 它定義了新約群體的倫理標準:這標準源於「使人自由的律法」,即基督的教導。

  3. 它強烈地指向基督為我們信心的榜樣和生命的源頭

    • 雅各所說的「行為」,其最高典範正是耶穌基督自己——祂的順服、憐憫和捨己。

    • 我們能活出這樣的生命,不是靠己力,而是靠從上頭來的智慧和神所賜的恩典(雅4:6)。

    • 雅各的教導與耶穌在山邊寶訓(馬太福音5-7章)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關於天國子民的生命質素。

《雅各書》是對「廉價恩典」的永恆駁斥。它呼召我們,不要自欺,要用生命去證實我們口裡所承認的信心。它驅使我們仰望那位「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並靠著祂的靈,活出一個聽道且行道、信心與行為並行不悖的生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