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運用「聖經神學」的視角,來閱讀這卷充滿感人囑託、被稱為「保羅屬靈遺囑」的《提摩太後書》。這卷書是保羅在羅馬監獄中,自知殉道在即,寫給親愛屬靈兒子提摩太的最後書信,其核心是將福音的託付忠誠地傳遞給下一代。
1. 定位於救贮歷史:福音火炬的傳遞
歷史背景:保羅身陷囹圄,許多同工都離他而去(提後4:16),教會內外正面臨日益嚴峻的逼迫和錯謬的教訓。他寫信激勵提摩太剛強起來,為福音同受苦難,並將純正的道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神學定位:本書展現了在使徒時代即將終結、逼迫加劇的背景下,如何確保福音真理能跨越世代,純潔無瑕地傳承下去。它是有關「持守與傳承」的神學。
因此,《提摩太後書》的核心神學問題是:在逆境、孤獨和錯謬的包圍中,基督的工人當如何持守並傳承純正的福音,以至死忠心?
2. 核心神學主題:為福音同受苦難
本書的核心是 「剛強」、「受苦」 與「忠心」。保羅以自己即將走完的人生路為範例,呼召提摩太和他一樣,為福音打那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
3. 關鍵主題的聖經神學發展
A. 剛強的神學:重挑聖靈的火
保羅開篇就奠定根基: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這剛強的靈,需要通過「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來維持(提後1:6)。
神學意義:事奉的能力源於神所賜的聖靈,這靈使我們能超越天生的膽怯,以愛心、能力和自律來為福音作見證。
B. 福音的託付:守護與傳承
保羅用一系列生動的意象來描述對福音的責任:
「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提後1:13):福音有確定的輪廓和內容,必須持守其純正性。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4:7):這是他一生的總結。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這形成了福音傳承的鏈條:保羅 -> 提摩太 -> 忠心的人 -> 別人。
神學意義:福音是神聖的「託付」,信徒是「管家」,有責任將其原原本本地守護並傳遞下去。
C. 忠心的工人:合乎主用的器皿
保羅用三個比喻來描繪基督的精兵:
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後2:4)——專一。
競技者:「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提後2:5)——自律。
農夫:「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後2:6)——勤勞。
神學意義:神所使用的工人,是那些在生命品格上被塑造、脫離卑賤之事,成為聖潔,合乎主用的人(提後2:21)。
D. 神道的特性:默示與效用
本書包含了關於聖經本質最著名的宣告: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神學意義:聖經的源頭是神的「呼氣」,其權威是絕對的,其功用是完備的,足以裝備信徒去活出並從事神的一切善工。這是抵禦錯謬的終極武器。
E. 末世的光景:背道與堅守
保羅預言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那時人會「厭煩純正的道理」,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提後4:3)。在這樣的環境中,神工人的責任是: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4:2)。
「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神學意義:越是悖謬的時代,越需要忠心地宣講真道,而非迎合人的喜好。
F. 保羅的見證:終局的得勝
全書在保羅對自己結局的展望中達到高潮: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提後4:6)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4:7-8)
「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提後4:18)
神學意義:保羅的一生見證了福音的大能——在看似失敗的死亡中,蘊藏著永恆的得勝。他的盼望不在於今生的解救,而在於天國的獎賞和與主的同在。
結論:從《提摩太後書》到基督
運用聖經神學閱讀《提摩太後書》,我們看到:
它定義了忠心門徒的代價與榮耀:為福音受苦不是意外,而是呼召的一部分。
它強調了真理傳承的極端重要性:福音的火炬必須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它強烈地指向基督為信徒忠心的終極典範和賞賜:
耶穌基督「把死廢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後1:10)。
耶穌是那公義的審判主,到那日要賜下公義的冠冕(提後4:8)。
耶穌是堅固的根基,認識祂的人必離開不義(提後2:19)。
保羅的忠心,是源於對基督的認識和信靠:「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後1:12)
《提摩太後書》是對所有時代神工人的戰時動員令。它呼召我們告別屬靈的安逸,剛強起來,與保羅和歷代聖徒一同加入這場神聖的接力賽,忠心地持守、活出並傳遞那純正的福音,直到主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