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25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猶大書〉

 我們再次使用「敘事神學」這副眼鏡來閱讀新約中另一封充滿張力的書信——〈猶大書〉。這封書信以其嚴厲的警告和豐富的舊約意象而聞名,從敘事神學的角度看,它是一篇緊急的敘事召喚,呼籲讀者認清自己所處的故事章節,並堅守到底。

使用敘事神學閱讀〈猶大書〉

〈猶大書〉的寫作背景是教會中潛入了「假師傅」,他們在行為和信仰上帶來混亂。猶大寫信的目的,是呼籲信徒「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第3節)。這個「爭辯」在本質上,就是一場 「敘事之爭」——關於神子民的故事應該如何被講述和活出來。

1. 辨認「競爭的故事」:將神的恩典變為放縱

猶大所面對的競爭故事,其核心是扭曲了神的恩典

「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虔誠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第4節)

這個競爭故事的特點是:

  • 扭曲恩典:他們將「恩典」這個救贖故事中的核心元素,從「改變生命的力量」扭曲為「放縱情慾的許可證」。這等於是改寫了故事的結局——從成聖變成了放縱。

  • 否認主權:「不認獨一的主宰」意味著他們拒絕耶穌基督在故事中的主權地位。他們想要自己編寫道德標準,而不服從於故事原作者(神)的權威。

這個競爭故事聽起來很「自由」,但實質上是將人引向毀滅。

2. 訴諸「宏大敘事」:在救贖歷史中定位當下危機

猶大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大量引用舊約和傳統的故事來解釋當下的處境。他將當前的危機置於一個連貫的、具有審判模式的救贖歷史中,以此告訴讀者:「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並非前所未有;我們在故事中的哪個位置,早有先例。」

他建構了一個 「背道者譜系」 ,將假師傅與歷史上的惡人並列:

  • 出埃及的不信者(第5節):神拯救了百姓,卻滅絕了那些不信的人。拯救的故事本身就包含了對背叛者的審判。

  • 墮落的天使(第6節):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的天使,被拘留在黑暗裡。這顯示背叛神所設立的秩序會帶來何等嚴重的後果。

  • 所多瑪、蛾摩拉(第7節):他們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罰。這正是當前假師傅「放縱情慾」的直接對應。

透過這三個例子,猶大建立了一個清晰的敘事模式拯救 → 背叛/越界 → 神聖審判。他告訴讀者,這些假師傅的行為,並非新發明的創新,而是古老背叛故事的重演。他們正在踏上同一條通往審判的道路。

3. 強化群體身份:在動盪中持守聖徒敘事

面對敘事被扭曲的危機,猶大重新錨定信徒的身份。

  • 「被召」「蒙愛」「蒙保守」(第1節):他們的身份源於神在故事中的主動行動。他們是這個宏大敘事中的「被召者」和「被愛者」。

  • 「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第3節):「真道」就是那個核心的、規範性的故事。他們的身份要求他們為守護這個故事的純正而戰。

  • 對比「做夢的人」(第8節):這些假師傅活在自欺的「夢境」中,即他們自己虛構的故事裡。而信徒則要活在清醒的、基於歷史和啟示的現實故事中。

4. 故事驅動的實踐:在結局中站穩

猶大不僅描述問題,更指示在故事的最後階段該如何自處。他提供了一個 「末世生存指南」

  • 「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第20節):要讓自己的生命扎根於那個神聖的故事中,讓這個故事來建造你。

  • 「在聖靈裡禱告」(第20節):活在與故事作者(神)的親密交通中。

  • 「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第21節):持續地住在神愛的故事框架裡。

  • 「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第21節):將故事的終極結局(永生)作為當下生活的盼望和導向。

對於受影響的人,要:

  • 「憐憫」(第22節):對那些在敘事上動搖的人,以憐憫待之,試圖將他們帶回正軌。

  • 「搶救」(第23節):對於深陷競爭故事的人,要積極地將他們從那錯誤敘事的結局(火)中搶救出來。

結論:敘事神學下的〈猶大書〉

透過敘事神學,我們看到〈猶大書〉是一篇充滿火藥味的敘事護教文

  1. 它是一面「歷史的鏡子」:猶大將當前的危機對映到救贖歷史的宏大圖景中,讓讀者明白,他們並非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混沌中,而是站在一個古老敘事模式的關鍵節點上。

  2. 它是一份「敘事診斷書」:它診斷出假師傅的根本問題,不是瑣碎的神學歧見,而是對整個救贖故事的扭曲和背叛。他們試圖將一個「沒有審判、只有放縱」的虛假故事強加給教會。

  3. 它是一場「動員號召」:猶大呼籲信徒,不能被動地觀望。必須主動地、竭力地為守護那個「一次交付聖徒」的核心故事而爭辯。這種爭辯不僅是言語上的,更是生命上的——要透過在真道上造就自己、保守自己在愛中,來活出與核心故事相符的生命。

總而言之,〈猶大書〉提醒我們,基督教信仰從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改編的寓言,而是一個具有特定劇情、角色、道德標準和既定結局的權威敘事。當這個敘事遭到篡改時,忠於故事本身就成了最緊迫、最愛心的行動。 它對今日處在相對主義和寬容名義下的教會,發出了鏗鏘有力的提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