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種解讀方法背後的學術脈絡和資源。在我構建關於「敘事神學」閱讀新約書信的回答時,我的思考是建立在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採用敘事神學或密切相關方法(如文學釋經、正典進路)的學者與著作之上。
以下是我在思考過程中所依據和推薦的核心參考書與學術資源,分為幾個類別:
一、 敘事神學與聖經神學的理論基礎
這類著作奠定了從「故事」角度閱讀整本聖經的神學框架。
《聖經的敘事性:聖經神學論文集》 - Hans W. Frei
這位耶魯大學的教授被認為是現代敘事神學的開創者之一。他在其巨著《聖經敘事的 Eclipse》 中提出了核心觀點:現代歷史批判法使得人們不再能「自然地」進入聖經所描繪的世界。他主張回歸到聖經敘事本身的世界來理解其意義。
《故事的邏輯:聖經敘事批判研究》 - A. J. Greimas
雖然更偏向文學理論,但他的「行動元模型」等工具對分析聖經敘事中的人物關係和功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為故事的故事:論聖經敘事的語言與信仰》 - John Goldingay
戈丁蓋清晰地探討了如何將聖經既當作真實的信仰告白,又當作具有自身規則的文學敘事來閱讀。
《聖經神學:舊約與新約的問題與方法》 - Gerhard Hasel
這本書提供了聖經神學發展的宏大圖景,幫助我們理解敘事神學在其中所處的位置和其貢獻。
二、 將敘事神學應用於新約的典範著作
這類著作直接將理論付諸實踐,特別是針對福音書和使徒行傳。
《耶穌與上帝的國度:耶穌傳道的比喻與背景》 - N. T. Wright
賴特是當代將敘事神學方法發揮到極致的大師。他提出了「世界觀」的五維度(故事、符號、實踐、問答),其中「故事」是核心。他認為,耶穌的來臨是「以色列故事的終章」,要理解耶穌,必須理解祂所進入並完成的那個以色列的宏大故事。他的 《基督教起源與上帝問題》系列叢書 是這方面的集大成之作。
《福音書的視界:敘事批判與信仰傳承》 - Richard A. Burridge
伯里奇以其對福音書作為古代傳記的開創性研究而聞名。這為從敘事角度理解福音書的結構和目的提供了堅實的文學基礎。
《路加-使徒行傳的敘事學》 - Robert C. Tannehill
坦內希爾是應用敘事批判於新約的先鋒。他的這兩卷本研究詳細分析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人物、情節和主題如何共同構建了一個連貫而有力的神學敘事。
三、 應用於書信與啟示錄的參考
雖然書信不是典型的敘事文體,但學者們運用敘事神學解讀其中的「故事邏輯」。
《保羅的敘事思想:<羅馬書>的爭辯與社群》 - N. T. Wright
賴特同樣將敘事方法應用於保羅書信。他認為保羅的神學不是一套抽象命題,而是對「神在基督裡通過聖靈所成就的故事」的反思和闡述。
《啟示錄的敘事性:語言、行為與視覺》 - David L. Barr
巴爾編輯的這本文集,集中了從敘事角度研究《啟示錄》的學者論文,探討其如何通過語言、行為和異象來講述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故事。
《約翰一二三書》註釋書(如「Word Biblical Commentary」系列中Stephen Smalley的註釋)
優秀的學術註釋書會探討書信的「處境」,即作者與讀者共享的那個「故事背景」(如諾斯底主義的挑戰、權力鬥爭等),這正是敘事神學分析的關鍵起點。
四、 中文資源與入門讀物
對於中文讀者,以下資源是很好的起點:
《聖經導讀:按卷讀經》 - Gordon D. Fee & Douglas Stuart
這本書雖然不專講敘事神學,但其「按卷讀經」的理念,特別是對敘事文體的閱讀指南,與敘事神學的精神完全一致。它教導讀者如何抓住每卷書的整體脈絡和故事流。
《21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 - D. A. Carson & Douglas J. Moo
這本優秀的新約導論在介紹每卷書時,都會討論其作者、背景、神學主題,這些信息是進行敘事神學分析所必需的「故事背景」。
《故事的重塑:聖經敘事與神學詮釋》 - 吳仲誠
這是一本由華人學者撰寫、直接討論敘事神學與釋經實踐的佳作,非常適合作為深入學習的橋樑。
總結來說,我的回答思路綜合了以上資源所體現的核心思想:
從 Frei 和 Wright 那裡,學到了將聖經視為一個塑造世界的宏大敘事。
從 Tannehill 和 Burridge 那裡,學到了細緻分析敘事文本的文學技巧。
從各類註釋書和導論中,獲取了構建每卷書歷史背景(即「競爭故事」) 的必要信息。
希望這份書單能幫助您更深入地探索敘事神學這個富有活力的釋經領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