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深入的神學問題。N.T. Wright(湯姆·賴特)是當代極具影響力的新約學者,而改革宗神學是一個根基深厚、體系嚴謹的神學傳統。將兩者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看清當代聖經學術與傳統系統神學之間的某些張力與對話。
下圖清晰地勾勒了兩者在核心神學框架上的對比:
flowchart TD subgraph A[N.T. 賴特的核心框架] direction TB A1[“救恩歷史<br>創造-墮落-以色列-基督-教會-新創造”] A2[“保羅新觀<br>稱義是群體身份標記<br>關乎誰是神家成員”] A3[“稱義論<br>歸於”在基督裡“的<br>終末論法律宣告”] A4[“復合式終末論<br>已臨未臨”] A1 --> A2 & A3 & A4 end subgraph B[改革宗神學的核心框架] direction TB B1[“盟約架構<br>行為之約-恩典之約”] B2[“律法與福音<br>核心區分”] B3[“稱義論<br>歸算:基督的外來義<br>瞬間的法律地位轉變”] B4[“個人救贖次序<br>應用救恩”] B1 --> B2 & B3 & B4 end A & B
核心差異的根源:不同的出發點
改革宗神學:從系統神學和教義問答出發,強調邏輯的一致性、教義的純正,以及上帝主權的至高無上。其核心問題常是:「上帝如何拯救罪人?」
N.T. Wright:從第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和文本出發,運用歷史批判方法,試圖在保羅的原始語境中理解保羅。其核心問題是:「在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聽眾耳中,保羅的資訊到底是什麼?」
這種不同的出發點,導致了他們在多个關鍵教義上的顯著差異。
一、 稱義論——最核心的爭論點
這是雙方交鋒最激烈的地帶。
改革宗觀點(傳統更正教觀點)
定義:稱義是法律上的、瞬間的宣告,上帝基於基督的義歸算 給信徒,宣告他為義人。這是一個關於個人在上帝面前地位的教義。
核心:「義的歸算」。信徒的罪歸給基督,基督完美的義歸給信徒。這是救恩的法律基礎。
位置:通常被置於救贖次序的核心,是與上帝和好的轉折點。
N.T. Wright 的觀點(保羅新觀)
定義:稱義是終末論的宣告,是上帝在現在提前宣告誰在末日審判時屬於祂的子民。它主要關乎群體身份(誰是亞伯拉罕的真後裔,誰是神家的一員),而非僅僅是個人地位的轉變。
核心:「在基督裡」。一個人因信與彌賽亞聯合,從而成為亞伯拉罕家族的一員。稱義是確認這種「在基督裡」的身份,而非構成這種身份的全部。
批判傳統觀點:Wright認為改革宗過度強調了個人的、法律性的稱義,將其從保羅更廣闊的救恩歷史和宇宙性救贖敘事中抽離了出來。他認為保羅的「上帝的義」主要不是指一種能「轉給」人的義,而是指上帝自身的信實,是祂守約、拯救祂子民並更新世界的公義行動。
簡單比喻:
改革宗:法官宣告一個被告無罪,並將另一個完美公民的記錄轉給他。
Wright:國王在戰爭中得勝,宣告所有效忠於他的人為自由公民,是祂王國的真子民。
二、 對保羅思想的理解
改革宗觀點
框架:強烈區分律法與福音。律法顯明人的罪,福音帶來救恩。
保羅的對手:普遍意義上的「靠行為得救」的宗教,特別是猶太律法主義。
核心問題:一個人如何在公義的上帝面前稱義? 答案是「因信稱義」。
N.T. Wright 的觀點
框架:救恩歷史。上帝透過亞伯拉罕、以色列、彌賽亞、教會,來實現祂對全世界的拯救計劃。
保羅的對手:第一世紀的民族主義猶太教,這種猶太教以律法為身份標記,將自己與外邦人隔絕,誤解了上帝呼召以色列是為了讓萬民得福的初衷。
核心問題:誰是亞伯拉罕的真後裔?上帝如何透過祂的彌賽亞實現祂對世界的應許? 答案是「耶穌是彌賽亞,所有信靠祂的人,不分猶太外邦,都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稱義是這個答案的宣告。
三、 救恩論的範圍
改革宗觀點
焦點常在於個人救贖,即上帝如何將個人從罪和永刑中拯救出來。強調救贖次序。
N.T. Wright 的觀點
強調宇宙性的救贖。救恩不只是「上天堂」,而是上帝對整個受造界的更新與重建。個人的得救是被帶入這個更大的故事中,成為新創造的一部分。他常說:「救恩不是離開世界去天堂,而是上帝將天堂帶到地上。」
四、 終末論
改革宗觀點
傳統上較多關注個人死後的歸宿(天堂與地獄)以及基督再來時的最後審判。
N.T. Wright 的觀點
強調 「已臨未臨」 的終末論。耶穌的復活已經開啟了新的創造,末日已經提前來臨。信徒活在「已然」和「未然」的張力中。天堂是過渡階段,最終的盼望是身體復活和新天新地。
總結與評價
改革宗對Wright的批評:
模糊了稱義的教義:認為Wright削弱了「義的歸算」這一教改核心,可能危及「唯獨恩典」的基礎。
偏離歷史更正教:被指控為「新視角」的異端。
不夠清晰論罪與個人救贖:過於強調群體和歷史,淡化了個人與上帝的關係。
Wright對改革宗的貢獻:
恢復了保羅的猶太背景:讓保羅從與路德對話的哲學家,回歸為一位第一世紀的猶太思想家。
擴大了救恩的視野:將救恩從個人主義中解放出來,恢復其宇宙性和歷史性的宏大敘事。
強調了復活與新創造:帶來了更符合聖經、充滿盼望的終末論。
總的來說,N.T. Wright 並非否定改革宗的所有核心教義,而是試圖將它們放置在一個更大、更符合第一世紀猶太背景的敘事框架中來重新理解。這場對話是「系統神學的邏輯體系」與「聖經神學的歷史敘事」之間富有成果的緊張關係,迫使雙方更深入地回到聖經文本本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