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3, 2025

屬靈的癱子得救嗎?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觸及救恩核心的問題。「屬靈的癱子」這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信心與行為」、「神的恩典與人的回應」之間的關係。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聖經的整體教導來分析,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

核心答案:得救的關鍵在於內在的、真實的信心,而非外在行為的能力。

一個「屬靈的癱子」——即一個在行為上軟弱、掙扎、成長緩慢,甚至看似沒有什麼善行可見的基督徒——仍然可以得救,前提是他/她擁有真實的、得救的信心。

以下是從聖經角度進行的詳細闡述:

1. 救恩的根基:唯獨恩典,因信稱義

聖經清楚表明,救恩是神白白的恩賜,是藉著信心領受的,而不是靠行為賺取的。

  • 以弗所書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 羅馬書3:28:「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如果一個人因為靈裡的軟弱、行為上的癱瘓就不能得救,那麼救恩就成了「本乎恩,因著信,再加上行為能力」,這就與聖經的核心教導相悖。救恩的門檻是信心,而不是行為的完美程度。

2. 什麼是「真實的信心」?

這是關鍵所在。真正的信心,即使非常微小,其本質是信靠基督。這種信心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使是癱子也能做到:

  • 內心的悔改與渴求:像路加福音18:13那個稅吏一樣,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他是一個「屬靈的癱子」,無善可陳,但他有對神的渴求和對自己罪性的痛悔。這就是信心的開始。

  • 對基督的呼求:像同釘十字架的強盜,他沒有任何機會行善,身體被完全捆綁,但他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加福音23:42)。這是一個癱子發出的、純粹的信靠之聲。

  • 內在生命的傾向:一個真實的信徒,即使行為上軟弱如癱子,他內心會愛神、恨惡自己的罪(即使屢次失敗)、喜愛神的話語、在軟弱中依然向神呼求。這與一個心靈剛硬、對神毫無興趣的「健康人」有著本質區別。

3. 「癱子」與「假信徒」的區別

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分。我們需要辨明,一個人是「真信徒但生命軟弱」,還是「根本沒有信心的假信徒」。

特徵屬靈的癱子(真信徒,但軟弱)屬靈的死人(假信徒)
對罪的態度為自己的軟弱和失敗痛苦、掙扎、悔改,渴望改變。心安理得、無動於衷,甚至喜愛罪惡。
對基督的態度信靠、渴慕、愛,知道自己唯一的盼望在於基督。冷漠、拒絕、利用(只為得到好處),內心並不信服祂的主權。
對神話語的態度雖然軟弱,但喜愛律法,認同它是善的(羅馬書7:22)。厭煩、抵擋、不順從
生命的總方向雖然跌跌撞撞,但總體方向是朝向神的。生命的總方向是背向神的。

一個關鍵的例證:羅馬書第7章的信徒
保羅描述了一個內在掙扎的人:「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 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馬書7:21-24)。這個人在行為上像個「癱子」,無法行出自己願意行的善,但他內心的掙扎、對救贖的呼喊,正是真實生命的記號。他最後的結論是:「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7:25)——這正是信心的表現。

結論與應用

  1. 給「屬靈癱子」的安慰:如果你正在為自己的軟弱、失敗和緩慢的成長而痛苦,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得救,請看向基督。你的得救不是基於你「站得多穩」,而是基於你「倒在了誰的身上」。像那個稅吏一樣呼求,像那個強盜一樣信靠,像保羅一樣在軟弱中仰望基督的拯救。神認識祂的羊,祂也扶持軟弱的人。

  2. 對教會的提醒:我們要小心,不要憑外在行為輕易論斷一個肢體是否得救。教會的責任是扶持、鼓勵、勸勉、代禱,用真理和愛心幫助「癱子」站起來,而不是定罪和棄絕。正如耶穌醫治那個從屋頂縋下的癱子,首先是說:「小子,你的罪赦了」(馬可福音2:5),解決他最根本的問題。

  3. 平衡的真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濫用恩典,以「我是屬靈的癱子」為藉口,持續活在懶惰和不順服中。神拯救我們,是為了叫我們行善(以弗所書2:10)。信心必然會帶來生命的改變,即使過程緩慢。聖靈在真信徒心裡的工作,終究會結出果子。

總結:一個「屬靈的癱子」只要擁有向基督發出呼求的真實信心,他就是得救的。他的癱軟需要被教會愛心扶持,他的信心需要被神話語堅固,最終,神恩典的大能必能使他從癱瘓中起來,行走在成聖的道路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