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希臘哲學
新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近代歐洲哲學
中華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中國哲學
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哲學
士林哲學有其貢獻
我不妨在這方面多一些關注
這正是我所關注的主題。
士林哲學是天主教官方的哲學體系,
從神學的角度來吸收哲學的精神。
這是他獨特的價值。
羅光 鄔昆如 沈清松 黎建球
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希臘哲學
新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近代歐洲哲學
中華士林哲學是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中國哲學
以基督教的立場去消化哲學
士林哲學有其貢獻
我不妨在這方面多一些關注
這正是我所關注的主題。
士林哲學是天主教官方的哲學體系,
從神學的角度來吸收哲學的精神。
這是他獨特的價值。
羅光 鄔昆如 沈清松 黎建球
I
黑格爾哲學的三種成份
精神現象學,這是他的導論,這是他的心學
邏輯學,這是抽象的邏輯原則,理學
自然哲學與精神哲學,這是具體的應用,氣學
II
黑格爾哲學的三種成份
精神現象學,這是他的哲學導論
邏輯學,這是抽象的邏輯原則,理學
自然哲學,這是具體的應用,氣學
精神哲學,這是具體的應用,心學
黑格爾的體系有一點像是朱熹的理學。
朱熹的理學是理先氣後,理氣合一,心統性情。
宋明理學如果要有一個綜合性的體系,還是朱熹最有代表性。朱熹理學,陽明心學,船山氣學。這些都是大家,各有所長。
易經的邏輯是來自春夏秋冬的循環
八卦對應八個基準的節氣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辯證邏輯是反應歷史發展的矛盾與統一
辯證是不斷的改變與進步的動力
易經邏輯強調的是周而復始的循環週期
辯證邏輯強調的是朝向絕對精神的正反合折線發展
易經是陰陽共生,生生不息的生生哲學
辯證是正反合的揚棄與提升,在矛盾中統一的歷史哲學
歷史既有循環週期,也有向前推進的發展。
這兩種歷史觀。一個反應中國農業社會的歷史,一個超穩定的社會,但朝代更迭興衰。一個反應近代西方近代歷史中不斷革命變動,向前推進的時代。
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有他的生命週期。而歷史也反映出人類對理想社會不斷的的探索。共產主義是人類失敗的天堂,但資本主義也不能算是歷史的總結。
拿德國的理想主義和宋明理學來做比較是新儒家的做法。這是東西兩大哲學系統。
有趣的是天主教是拿士林哲學與宋明理學做對比。而士林哲學基本上就是亞理斯多德的哲學。
只有錢穆純粹是就國學論國學。
就現代社會而言,形上學的思考方式,如亞理斯多德的四因說,黑格爾的辯證法,中國的易經,雖然並未消失,但已經不再是主導的思想。現代人崇尚的是科學的角度。科學崇尚實證,而非玄理。現代哲學也崇尚實證主義,實用主義,特別是英美哲學。但傳統的形上學仍然有存在的空間。有意思的是馬克思主義反玄學,卻擁抱唯物辯證法,認為馬克思是社會科學的牛頓,已經找到了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今天在中國馬克思主義仍然是指導社會科學的基本框架。辯證法仍然在中共的思想方式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對黑格爾的重視其實是超過西方世界的。他們今天對儒家的解讀,他們特別推崇王船山的氣學,因爲他們認為氣學就是唯物論。
希臘哲學: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中近代哲學:多馬斯,康德,黑格爾
先秦儒家:孔孟荀,老莊
宋明理學:朱熹理學,王陽明心學,王船山氣學
士林哲學的路線是一種創造性的繼承
使哲學基督化
這也是我傾向的做法
理學的對比:多馬斯,朱熹,強調天道與天理
心學的對比:康德,王陽明,強調心的主體性
氣學的對比:黑格爾,王船山,強調歷史文化的開展
不過黑格爾與朱熹的格局都很大。黑格爾的邏輯學是他的理學。精神現象學是他的心學。朱熹是理氣合一,理先氣後,心統性情,寓理帥氣。我會優先研究他們的思想。
人心承受天理來管理地氣
人承受神的道來管理地上的國
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福音使命是讓神的道改變人的生命
文化使命是讓神的道改變社會文化
聖經可以在福音使命上發揮作用
哲學可以在文化使命上發揮作用
如果從路德德兩個國度來看
他劃分神的國與地上國兩個國度
信仰與理性,各司其職,各得其所
這對對抗教宗的權力是有意義的。
而加爾文想在日內瓦建立一個屬神的國度
所以他更強調教會與政府都要順服上帝的旨意。
在基督教是多數的社會,加爾文的想法是可行的。
但基督教是少數的時候,政教分離,保障宗教自由才是生存之道。
哲學是理性的思考,哲學畢竟不是神學。要求哲學要完全配合神學是不切實際的。但我們仍可在哲學中找到敬天愛人的哲學,那就可以了。譬如康德與黑格爾,他們是從理性角度思考宗教,而非從聖經啟示,所以他們的哲學,不能當做神學的起點,否則就是自由派神學,但你把他們看做普遍啟示下的普遍恩典,就不是問題。普遍恩典無法有救贖的效力,但仍為所有的人提供了生活的方式。哲學是一種普遍啟示下的文化思想,他有他的限制,他無法提供救贖的生命之道,但他的價值與貢獻是他為世人提供了普遍恩典,使世人仍能享有普遍恩典下的社會秩序。簡言之,宗教信仰關注是天上的國,永恆與來世的國度。哲學關注的是地上的國,今生與今世的國度。宗教與哲學所能做的是調和,而非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