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7, 2021

哲學路線圖

古典哲學: 孔孟,老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理學:  朱熹,多馬斯(古典形上學,自然哲學)

心學: 王陽明,康德(主觀精神) 道德形上學

氣學: 王船山,黑格爾(客觀精神,絕對精神) 辯證形上學

每個哲學家都有他們自己的哲學體系,自洽而且完整。哲學本質上是開放性的,你只能儘量去找一個辯證性的融合架構,以一個大屋頂的方式,把他們放在一個大架構下,整合起來。這大概就是目前我的哲學路線圖。

哲學是對文化的一種宏觀性思考。

哲學是文化使命,理性智慧,關注地上國,自然啟示。

聖經是福音使命,屬天智慧,關注天上國,特殊啟示。

哲學與宗教各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是可以並行而不逆的。

-------------------------------------------

核心哲學:

先秦哲學: 孔孟 ,老莊(四書,老子,莊子),

宋明理學: 朱熹 , 王陽明,王船山(近思錄,傳習錄,讀通鑑論)

希臘哲學: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理想國,形上學),

近代哲學: 多馬斯,康德,黑格爾 (神學大全,純粹理性批判,精神現象學)

--------------------------

通識教育的核心價值

科學 : 求真   (自然)

人文 : 求真,求善  (主觀精神,客觀精神)

文藝 : 求真,求善,求美  (絕對精神)

哲學 : 求真,求善,求美,求慧  (絕對精神)

宗教 : 求真,求善,求美,求慧,求聖 (絕對精神)

這是張其昀先生所提的五個真理的追求,這與我之前所提的通識教育架構很接近了。

這可以說是通識教育所追求的核心價值。就如黑格爾的哲學體系,精神不斷提升。

只是黑格爾將哲學放在宗教之後,為要凸顯理性的價值。

科學 : 求真   (自然)

人文 : 求真,求善  (主觀精神,客觀精神)

文藝 : 求真,求善,求美  (絕對精神)

宗教 : 求真,求善,求美,求聖 (絕對精神)

哲學 : 求真,求善,求美,求聖,求慧  (絕對精神)

這也有一個意義,哲學作為一個文化統合的中心,在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哲學是一套縱貫歷史而又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是文化統合的頂點。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精神現象學>,<法哲學,歷史哲學>,<美學,宗教哲學,哲學史>。

------------------------------------------------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重新評估哲學

以前大學時代讀哲學,說實在的也讀不通,只是一種情懷

但這幾年的重新摸索哲學,有一些進展,至少確立了大方向

基督教,我也是十幾年前的摸索,確立了改革宗的路線

科學,人文,文藝都是一般性的知識,哲學與宗教比較難的是在路線的選擇。這幾年,我一直都在評估哲學與宗教的路線。我最後選的其實都是歷史的主流派,這也是我了解歷史發展脈絡之後的理性的決定。主流派就是歷史的中流砥柱。主流派之所以成為主流派是因為眾人的共識使之成為主流。中國傳統哲學以儒家為主流,這是無疑的。西方哲學在黑格爾之後的現代哲學是分岐的。中國大陸是馬克思的馬列主義唯物史觀主導了現代中國的文化發展,台灣過去國民黨時代是心物合一的民生史觀,以三民主義為主導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現在則是以自由主義為主導的普世價值開放社會,崇尚文化的多元性。我注意到中國大陸目前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實上有往孫中山思想修正的發展。例如放棄階級鬥爭,強調經濟建設,建立和諧社會,放棄國有化計畫經濟,強調公私混合的市場經濟,放棄文化大革命,強調中華文化復興,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改革開放。中國一直強調一黨專政是發展的關鍵,中國政治的改革開放遙遙無期。

中國傳統的經史子集主要在文史哲,中國有科技與文明,但中國缺乏科學的思想,中國有人文性宗教,如佛教與道教,但中國沒有啟示性宗教。在宗教中,我選擇啟示性宗教。在啟示性宗教,我選擇基督教。在基督教,我選擇改革宗。我認為加爾文所創立的改革宗神學,是最完整也最符合聖經的基督教神學。

馬列主義完全否定了宗教信仰的價值,把宗教信仰視為迷信,要人去信仰唯物主義。

中共是集體主義,全國一盤棋,他有宏觀視野與長期戰略,這是一般民主國家所沒有的。民主國家任期是短暫的,政權是制衡的。馬克思主義標榜無產階級專政,但其實就是一黨專政。中共是一個學習型與知識型的組織,學習強國是現代版的毛語錄,中共在文革時否定知識,但現在中共對知識的強調與掌握其實是超過許多其他的政黨,他把所有的知識都統一在馬列主義的紅旗之下。在他們的詮釋下,中西傳統文化都是封建思想,馬列主義才是人類未來的天堂。中西馬合一,就是把中西文化都收編到馬列主義的紅旗之下去重新詮釋。觀看中國現代史,中共的掌權,固然帶來許多悲劇,但馬列主義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史的主旋律,背後有深刻的歷史原因。強烈的亡國感,再加上俄國革命的刺激,使馬列主義成為一個現代中國政治指導一切的主導力量。中國表面上發展迅猛,但在文化思想上,這卻是中國的冰封時刻。

馬列主義的宏觀與長期的戰略視野其實是來自黑格爾的百科全書的歷史文化思想的辯證哲學,但是他把黑格爾的哲學上下顛倒,將唯心顛倒為唯物。


  "哲學可說分為「唯心」、「唯物」、「心物合一,以心為主」等三派。例如牟宗三是以「唯心」研究漢學的代表者。胡適,強調以科學的方法來作研究,屬於「唯物」路線,只承認知識,不承認天主。但士林哲學是用哲學方法,「心物合一,以心為主」,承認天主。知識唯心打不出去,因為不能用心講心。天主是浩瀚的,人是有限的,研究天主很困難,人對天主的研究是永遠嫌不足。"  羅光
---------------------------------------------------------------------
最近讀張世英的書,特別是黑格爾,受益良多,黑格爾的哲學,甚為晦澀,沒有一點別人的幫助,簡直是難以理解,賀麟,張世英,楊祖陶,鄧曉芒三代相傳,都是中國的黑格爾哲學專家。中國為了要研究辯證法,所以他們其實很重視黑格爾的研究。歐美則是由法蘭克福學派,繼續黑格爾的傳統。

我的哲學重點放在十二家
古典中國哲學: 孔孟,老庄
近代中國哲學: 朱熹,王陽明,王船山
古典西方哲學: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近代西方哲學: 多馬斯,康德,黑格爾

天: 理學: 朱熹,多馬斯     重點在天道,形上學,本體論
人: 心學: 王陽明,康德      重點在內聖,心理學,知識論
地: 氣學: 王船山,黑格爾   重點在外王,文化哲學,歷史哲學

天理透過人心接地氣
人作為上天的器皿
使上天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哲學居中,是神學與科學,人文科學之間的橋樑。理學通向神學,氣學通向科學,人文科學。

理是形式,是抽象性的形而上之道,氣是質料,是具體的形而下之氣,
心是主體
氣是質料,但不是物質,而是具體的人事物
把氣學說是唯物論,是錯的。
氣學是把理學的原理原則應用到具體的世界,氣學與理學不是對立,而是互補的。
朱熹已經把理氣心三者的關係闡述得很好,心統性情,性即理,所以心也是理氣的統一。
宋明清正好是理學心學氣學的三個高峰,雖然這三學都是宋朝就已經開始,
氣學始於張載,而高峰是清朝的王船山,
心學始於陸九淵,而高峰是王陽明,
理學始於二程,而高峰是朱熹。
清代的實學並非對立於理學,而是以理學為基礎,重視氣學的實用性。其實這些大家,對理氣,心性都有所拿捏。

理學,心學,氣學是新儒學三大學派,但也可以看作是三大分支,中國哲學的大整合就是要將理學心學氣學放在一個大架構下,使之並行而不逆。這才是完整的儒學。

黑格爾是重中之重,因為他的綜合是哲學百科全書的綜合,也是貫穿歷史的綜合,這是西方哲學史壓軸的大戲。中國哲學,朱熹的四書是幾百年來的科舉標準,朱熹也可以說是中國哲學的大綜合。哲學家各有所長,很難說誰能一統江山,獲得獨尊。只是這十二家,是中西哲學史的主要領軍人物。無人可以否認。

西方哲學史多元而分化,但黑格爾以一種辯證思維的方式,將這諸多的文化思想綜合為一有機的整體性思維。黑格爾是一種最大包容性的哲學,自由主義的哲學。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卻是最小包容性的哲學,極權主義的哲學。因為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是鬥爭性的哲學,他是以徹底鬥倒對方來達成統一,而不是包容對方來達成統一。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包容性的哲學。探索哲學的種種可能,然後在歷史的辯證中,矛盾與揚棄,自然看出真理的發展。黑格爾的辯證法是走向自由民主開放,馬克思的辯證法是走向專制極權獨裁。

黑格爾哲學是對總體真理的嘗試,也許真正的真理歷史更加曲折,但黑格爾畢竟做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嘗試。王船山是中國哲學的黑格爾,他是在明末清初,總結了中國哲學的發展。王船山,黑格爾對氣學的貢獻就是他們對歷史哲學文化哲學的總體性視野。他們各是中西哲學史的總結。

我勉強把黑格爾視為氣學,但其實黑格爾是一個累積歷史總結的總體哲學,理學,心學,氣學的因素都已經含括在內了。精神現象學接近於心學,邏輯學接近於理學,應用邏輯學於自然哲學與精神哲學接近於氣學。精神現象學,這是黑格爾哲學的導論,也是確立精神的主體性的起點。心是小宇宙,理氣是大宇宙,心統性情,性是理,情是氣。由心的小宇宙精神為起點去融入大宇宙精神。從這個角度看心學,理學,氣學就可以融而為一。

理學:  朱熹  <=> 形而上學宇宙論   多馬斯
心學:  陽明  <=> 主觀唯心   康德
氣學:  船山  <=> 客觀唯心   黑格爾

這是我的解讀與對應,我比較贊成勞思光以主體性的客觀化來詮釋清代實學。這樣船山就與黑格爾對應。船山與黑格爾講的最好的就具體的文化哲學,歷史哲學。具體性是我為什麼稱黑格爾為氣學的原因。

這三組對應,也是三個比較哲學的題目。
理學:  朱熹  <=> 形而上學   多馬斯; 這是羅光的視角
心學:  陽明  <=> 主觀唯心   康德    ; 這是牟宗三的視角
氣學:  船山  <=> 客觀唯心   黑格爾; 這是唐君毅的視角
宋明理學的三個派別,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消化對比吸收西方哲學。
中西哲學各有其獨特的風采,不一定需要融合,只須交流與比較。
這六組哲學若能消化貫通,這就是新世紀哲學的聖杯。
天理天道改變人心,使人內聖,再向外推使主體精神,客觀化,實體化。


我目前對現代哲學沒有太多接觸,也沒有看法,我沒有時間與精力去探討這些現代哲學了。奇怪,我好像也不是很嚮往這些新的哲學。以後有時間再說。

從我的哲學路線圖看,我只要把這十二家哲學融會貫通,我的哲學目標就已經達成了。

神學是一,哲學是多,神學是超越時空的真理,哲學有時代性地域性的多樣化真理。一方面持守住神學中獨一的絕對真理,另一方面也接納包容哲學的多樣化思想。在統一與多樣性取得平衡。

先探討到古典哲學與 中世紀哲學:士林哲學與理學

--------------------------------------------------------
夏商周  : 先秦諸子
秦漢魏晉 : 兩漢經學,魏晉玄學
隋唐五代 : 隋唐佛學
宋元明清 : 宋明理學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