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孫先生是三民主義的創始者,先生曾自己下三民主義的定義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因為三民主義,係促進中國之國際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經濟地位平等,使中國永久適存於世界。所以說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在三民主義的講演裏面,開宗明義就是說明這救國的道理。大家如果要研究三民主義的真義,第一就要看清楚三民主義的目的,是在救國。離開了救國的熱誠,就沒有三民主義。若說到救世界的問題,本也是三民主義者終結的目的。但是在歷史的關係上面,沒有了我們的國家,便連我們也沒有了,何有於世界。所以孫先生說,『我們要提倡民族主義,自己先聯合起來,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聯合起來,共同用公理打破強權。強權打破以後,世界上沒有野心家,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講世界主義。』我們知道了孫先生的三民主義是在救國,便曉得這三民主義,是孫先生思想之中具體的實際的部分。但是孫先生的思想當中,有沒有作這具體的實際的主義之基礎的最高概念呢。這一點是研究先生思想的人所最要注意的。要知道這一點,便要把孫先生的全部著作,作一個總研究,還要把先生的一生言行,作一個總觀察,然後才可以看得出來。孫先生曾自己著了許多書,遺留了許多重要的講演紀錄,給我們國民。 現在我且把幾種最重要的書,分別敘述,然後再詳論他全體的思想。 (一)民權初步。 我們要達救國的目的,是要全國的民眾,一致團結起來。要全國民眾一致團結,必須要民眾自身,成為有組織有紀律的民眾。先生著這一部書不是一個理論,乃是一個組織民眾的基本方法。自序上說,『此書譬之兵家之操典,化學家之公式,非流覽誦讀之書,乃習練演試之書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穩,則逐步前進,民權之發達,必有登峰造極之一日。』孫先生自己著作的書籍,以此為第一部。此書著作於民國五年,出版於民國七年。先生在距今二十年前,便有著此書的意思。曾經和廖仲愷胡漢民諸同志,說過幾次,因為努力於實際革命運動,沒有工夫著作,直到袁氏既死,先生在上海的時候。才能夠完成這一個工作。先生以為這是社會建設--民主的社會建設之第一步,可見先生的思想,事事注重實際,不是空想。我們要了解先生最先為國民革命教育著這一部書的意義,才能夠了解先生的學問能力,政治能力,如何偉大,如何深刻。也才可以曉得我們要實行國民革命,應該事事時時,注意國民基本能力的訓練。要有訓練有組織國民才能夠在國際的政治鬥爭上得勝利,才能夠夠得到真正的民權,才能夠運用真正的民權,建設,民生主義的安樂幸福的社會。 (二)孫文學說。 孫先生四十年的努力,就先生個人自身來說,可以用三句話包括起來,是學不厭,教不倦,行不惑。學不厭是先生求知的努力,教不倦行不惑是先生救國救世的努力,是先生意志堅強勇猛精進的表現。先生是有特殊的政治天才的人,所以四十年來,所作的革命事業,和所發表的政治意見,非常偉大精深。在研究中外聖哲的思想上。分析得清清楚楚能夠獨看到最重要最正確的部分。在創造新學說新制度上,能夠認識得明明白白,獨注意到國家和社會所最需要的問題。真是一個百世難逢的先知先覺。但是所以能夠使他這特殊的天才,充分發揮的緣故,實在是由於先生自幼及老,一生不斷的好學深思。因為他好學深思,才知人所不能知,因為能知人所不能知,才能行人所不能行。他幾十年當中,所受最大的障礙,就是由於中國大多數的人民。不能接受他的主義。而尤其是由於大部分的革命同志,不能完全了解他的主義。所以先生在受了辛亥革命的假成功,和癸丑革命的真失敗,兩次大教訓之後,認定彌漫中國當時人心的知易行難的思想,是阻礙革命的大障礙物。於是創為行易知難的學說,在民國六七年的中間,努力著成這一部書作為改變中國人心理的基礎。這行易知難的話,有兩層意義,一層是能知必能行,一層是不知亦能行。前一層的意義,是要革命的同志,認識求知為了解革命意義的基礎。要全國的國民,了解求科學的發達,為國家社會進步的基礎。後一層的意義,是要革命的同志,了解國家和社會革命的建設,是要合全國大多數國民的力量,才可以做得成功。但是大多數的民眾,不必個個都要明白了革命的建設之所以然,才懂得作。即使不能有精密的了解,也可以跟著作。因為『行』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好像建設一個房子,繪圖和設計的人。是要有建築的科學知識,但是大多數從事實際工作的工人,不是個個都要有科學知識。就這一部書仔細研究,再看先生平生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我們就可以曉得,先生是一個主知主義者。和中國那些稿木死灰的學者的思想,完全兩樣。 (三)軍人精神教育。 這一部書,是民國十年,先生在桂林集合各軍將校講演的紀錄。是先生造成革命軍人的基本教科書。如果我們再細細的領略先生的『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這一句話,我們就可以曉得,這一部書,實在是先生造成國民革命的基本教科書。是先生倫理思想的最高理論。我們中國的國民,要能夠完全接受先生的這一個理論,才是真正的『孫文主義』的信徒,才能作真正的國民革命工作。 這一部書分為五章,第一章講精神教育,第二章講智,第三章講仁,第四章講勇第五章講決心。決心又分為兩項,一項是成功,一項是成仁。而通全篇五章都是以實行三民主義為目的。要知三民主義,才是中國國民的正確知識,才是革命軍人的正確知識。要能力行三民主義,才是真正的仁愛要能為了行三民主義的革命,一切甚麼都不怕,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中國國民的勇氣,才是革命黨的勇氣。決心是甚麼呢?就是『擇善固執』就是古語所說的『誠』所以決心不單是為了成功,尤其是要為了成仁。我們看了先生這一部書,明白先生全部的思想,可以用幾句簡單的話來完全表明他。就是,『天下之達道三民族也,民權也,民生也。所以行之者三,智也,仁也,勇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何,誠也。誠也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在這一個理論的系統上面,我們更可以看出一個要點來,就是先生的思想,可以分為『能作』與『所作』的兩個部分。能作的部分,是先生關於道德的主張。所作的部分,是先生政治的主張。能作的部分,是繼承古代中國正統的倫理思想,所作的部分,是由現代世界的經濟組織,國家組織,國際關係,種種制度上面著眼,創制出的新理論。因為世界的現狀不同,所以能作的理論,雖然繼承古人,而他的實際,合古代不能盡同。我們看到先生的思想在能作的方面,繼承中國古代的倫理思想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曉得,先生的確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結晶,是中國繼往開來的聖哲。我們看到他在所作的方面,全部是從改革現代世界的經濟組織,國家組織,國際關係上著眼,創造最新的理論和實際,方略,就可以曉得先生的確是現代世界文化陶融而成的革命導師,是全世界被壓迫民眾的救主。凡是跟從先生革命的同志,只要是常和先生接近,並且留心研究先生思想行為的人,都能看出先生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隨時隨地,都盡力鼓吹中國固有道德的文化的真義,贊美中國固有道德的文化的價值。說明我們要復興中國民族,先要復興中國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這一個自信力,才能夠辨別是非,才能認清國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夠為世界的改造而盡力。 換言之,就是要有了民族的自信力,才能把全中國的人,組織起來,努力於革命的事業。因為中國人自秦漢而後,創造文化的能力,漸漸喪失,亂於群胡,亡於蒙古,再亡於滿清在滿清統治下二百多年。更又一轉而受近代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就這樣一個長時間當中看中國的民族,從前是東方一個偉大的民族,是優秀的文化民族,而常常受小民族沒有文化的民族,的欺凌壓迫。近代帝國主義的列強,他們民族的全數,合算起來,也不過和中國的人口數相等。如果我們只說民族的盛衰,是在現時的文化比較,是在民族的人口數目比較,都不能夠解釋中國以大民族,而受壓迫於小民族,以優秀的文化民族,而受壓迫於文化程度很低的民族的原因。所以我們應該要認清楚民族盛衰,是茌民族對於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民族的自信力,才能創造文化,要能夠不斷繼續創造文化,發展文化,才有民族的生命,才有民族生命的發展。有了民族生命的發展,才可以得到世界平和,世界大同。所以國民革命的基礎,第一是站在民族的自信上面,而民族的自信,更是由民族光榮的歷史,發生出來。如果失卻了這一個能作的自信力,一切所作,都無從產生。人是要生存的,人要生存,要發展生存,才有經濟的要求。要滿足經濟的要求,才有改治的要求。生存的欲望,為人生一切欲望基礎,所以能作的力量,為一切所作的基礎。先生在能作的方面不創作,在所作的方面,努力創作,就是這個原故。軍人精神教育這一部書,在此意義上,價值非常偉大。而且為仁求智,以勇行仁,用堅強的意志,決定終身以之的目的,正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力量,尤其是革命時代的國民,必須具備的精神。在理論上,在實際上,都是如此。我們且看孫先生自身一生的歷史,就是一個絕好的模範。 (四)三民主義。 這就是孫先生一生偉大創作的本體了。前面已經敘述過,孫先生自身,說明三民主義,就是救國主義。又說明必須要先達到救國的目的,才能夠說得到人群進化,世界大同。現在我所講的要點,不是在分析三民主義的自身,是在研究三民主義之理論的基礎。本來,先生創行三民主義,是由於事實的需要,所以開宗明義,就說『今天如果要救國,必須要信仰三民主義信仰三民主義,便能發生出極大的勢力,這種極大的勢力,便可以救中國』民族主義的結語說:『我們不單是要恢僅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就是要決定一種濟弱扶傾的政策,對於弱小此族,要扶持他,對於世界列強,要抵抗他。我們要把那些帝國主義來銷滅,才算是治國平天下。我們要先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便是我們民族的真精神。』 在民權主義上,第一說明民權的定義,第二說明人類奮鬥的歷史。第三說明個人主義的自由觀念之錯誤。第四從社會的組織上,說明平等的真義。第五說明歐美民權發達的歷史,和他們實際方法的幼稚。第六說明權能的分別,闡明先生自己的民權主義的主張。我們看他民權主義當中,有三個要點。一個是說明中國古代的民權思想,認為民權主義的意義,在中國二千多年前,已經有了萌芽。不過是只有了一種思想,而不能成為事實。第二個要點,就是認定近代物質文明的進步,雖是一日千里,但是在政治的理論上,卻是進步很慢。這層意思,我聽看先生講過很多次。去年先生北上,路過日本,在神戶高等女學校的講演,仍舊是這一個意義。第三點就是從政治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上,區別權能。這確是先生的創見為現代政治學上一個很重大的發明。從前許多學問家,都看到這一點,但是沒有相當的解決方法。先生在這一點,引起政治學說上的一個大革命。在民生主義上,第一說明民生是歷史的中心。第二說明解決民生問提要拿事實做材料,才可以定出方法,單拿學理定方法,是靠不住的。第三,便說明食,衣,住,行,各問題的事實,及其解決方法。可惜沒有能夠完成這一個講演,先生便長逝了。此次我在孫夫人處看見先生所親筆記出的民生問題目錄當中,在食,衣,住,行之外,還有兩個題目,一個是養生,一個是送死。可惜我當初關於這兩個問題,都沒有聽見先生直接的解釋,先生曾經對夫人談過一點大意,以後想細細的研究一下,把先生關於這兩個問題的意思,大概寫了出來。我們看先生講民生問題,在許多地方,都非常注意到生育,養育,教育,的問題。要圖一般人民,少有所教,老有所養,男女老幼,各得其所。所以我認定先生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當中,除了食,衣,住。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育』的問題。有了食,衣,住,行,育,更要一切人民,都能得到優美高尚的享樂。近代的政治施設這一個『樂』字,是最要緊的,先生在很多地方,論到這一點。所以把各種歸納起來,可以說食,衣,住,行,育,樂上,六個生活需要均等普遍的滿足,為先生民生主義的真義所在,先生一生的精神,全部是注在民生主義,我們就三民主義的關係上來說,民族主義是三民主義革命的第一步工作,也可以說是實行民生主義的基礎。 要達解決民生問題的目的,便要先排除障礙民生的惡勢力。要排斥障礙民生的惡勢力,第一便先要民族自身具備一種偉大的能力,把國家和民族的地位,扶植起來,脫離帝國主義的壓迫,造成完全自由獨立的國家。民族主義的重要,完全是在這一點。所以就民生的真義說來,民族問題,實在是民生問題當中最大的一個部分。如果說普通的社會問題是橫的民生問題,這民族問題,就可以算是縱的民生問題了。 民權主義是為甚麼呢?就是要解決民生問題,必定要人民自身來解決,才是切實才是正確。所以為了解決民生問題,就非建設人民的權力不可,尤其非建設起在政治上,經濟地位上,立於被壓迫地位的農工階級的權力不可。所以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是主張全體人民男女的普通直接民權。如此看來,我們就可以曉得,先生所領袖的國民革命,最初的動因,最後的目的,都是在於民生。先生對於民生問題下的定義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就這四句話看,我們就可以曉得,民生主義,實在是先生全目的所在。二十多年來,先生每次講演革命道理,必定是把民生主義,作為最重要的論點,一切問題的中心。辛亥革命戰爭終結之後,一先生一方面,認定宣傳主義為最重要的事業。民國元年,在上海,在松江,在杭州,在北京各處,每次講演,都是以全力宣傳民生主義,而一方面認定完成國內的鐵道網,為實行的第一步,所以自己負起責任來,辦理這一件大事。可惜當時一般黨人,完全不明白民生主義的重要,而且許多的人,簡直可以說是沒有為民生而革命的良心。並且因為智識淺薄的原故,把民族主義的真實意義,也不會認識明白,把全世界民族問題的事實,也不曾看得清楚。所以滿清政府一例,便以為了結了民族革命的責任,這真是可惜可嘆極了。實際上負黨務重責的宋純初,就是第一個不明白民生主義的人。把先生的三民主義,連名稱都從政綱當中,剔除了去。當時宋鈍初的政治活動,第一個工作,就是排去革命同盟會的革命性,把『革命同盟會』改作『同盟會』忘記了革命的真義,是在實際的改造,這個影響,足使當時全國國民,政治的認識,都完全錯誤,直到現在,才漸漸的覺悟轉來。第二個工作,就是排除了三民主義的名實。僅僅用採用民生政策一句不明不白的話,來騙一般青年同志,避免青年同志們的反對。第三個工作,就是用去了革命性和主義的一群政治勢力集團為基礎,去與反革命的官僚妥協,以圖在短時期內,掌握政權。公平的批判起來,革命黨的第一個罪人,實在是桃源漁父。 自此以後,我們可以看出來,革命黨的分化,每次都是以關於民生主義的意見,為最重要的區分。直到現在,依然如此。去年先生對一般國民黨的黨員說;『我是為了實行民生主義而革命的,如果不要民生主義,就不是革命。』我們就這一個意義上,也可以看得出民生主義,實在是三民主義的本體。 三民主義並不是三個部分,就本體上看,只有一個民生主義,就方法上看,才有民族,民權,民生三個主義。先生定民生主義的性質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是大同主義』又說,『共產主義是民生主義的理想,民生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實行』就此看來,我們可以看出先生所主張的民生主義,有幾個要點。 一,民生主義,在目的上,與共產主義完全相同。因為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相同的。 二,民生主義,在性質上,與共產主義完全相同。因為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都是突破了國界,以全世界為實行主義的對象。 三,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在哲學基礎上,完全不同。共產主義,是很單純的以馬克斯的唯物史觀為理論的基礎,而民生主義,是以中國固有之倫理哲學的,和政治哲學的,思想為基礎。因之,在範圍上,也就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點。就是共產主義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限於經濟生活的問題,而民生主義,在育與樂的兩個部分,已經超出經濟的生活之外。先生所已定而未講的兩個重要問題,就是養生送死兩個問題,在先生的思想體系上,實在是有重大意義的。 四,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在實行的方法上,完全不同。共產主義以無產階級之直接的革命行動為實行方法,所以主張用階級專政,打破階級,民生主義是以國民革命的形式,在政治的建設工作上,以國家的權力,達實行的目的。所以主張革命專政,以各階級的革命勢力,阻止階級勢力的擴大,以國家的權力,建設社會的共同經濟組織。而漸進的消滅階級。更有一件事實,就是俄國的革命,並不能證明共產主義的成功,實足以證明三民主義的成功。這一點在孫先生的民生主義講演中,已經論得很明白,這是很的確的一個證明。並且他們口口聲聲說是要階級專政,而其實在革命的政治勢力上,何嘗完全是無產階級的人來掌握政權,可不依然是革命專政,依然是為無產階級的革命。並且他們的國家基礎漸漸鞏固,而共產的色彩,也就漸漸稀薄。資本主義的實質,依然存在。不過是他們的政府,在政策上,把重要的產業管理,收歸國家之後,產業的競爭,去了絕對自由性罷了。至於工銀制度和私有財產兩個基礎,也一樣沒有能夠推翻。可知社會經濟組織的改造,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不能獨靠理論的敷衍,便可以成功的。 今天中國國民黨同志當中,我們很看得出有兩種人,一種是要民生主義之名,而反對民生主義之實的。這一種人,我們看他不單是思想上的落伍者,而且推演下去,很快會要變成被革命的東西。一種是要民生主義的實際,而不願意要民生主義之名的。這一種人,我覺得正是先生所說中國人失卻了民族自信力一種現象。至有在這兩種偏見之外,很忠實地確信三民主義,而又能夠有革命的勇氣和能力的人,實在不多。並且在很散漫的團體組織當中,更無從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表現。一個民族,沒有認織自己的歷史,承認自己的歷史的勇氣,沒有信任自己的民族,能夠創造世界文化的勇氣,這實在是很不幸的一件事實。我認為中國所以變為弱而且大的民族的原故,便是在此。如果這一個民族的精神。不能夠恢復,我怕將來即使全世界社會。革命成功之後,中國的民族,依然是世界文化上的失敗者。由弱而且大的民族,化為真正的弱小民族,以至於消亡,這真是一個極可危的事呢! (五)實業計畫。 此書是孫先生積數十年之研究而成的專門著作,關於小國之物質的建設,全世界學者及專門家,注意研究的很多,但是這樣偉大而綿密的規畫,實在是空前巨著。並且從理論上看,我們便要知道這部書是先生關於實行民生主義的第一部規畫。就民生主義的實業建設上說,可以分為設計,組織,管理三個大部分,這一部書,是把全國的人口,土地,生產消費的能力,三件大事作標準,製成總規畫,為建設民生主義的社會之基礎。 在原則上,實業的設計,組織,管理之權,完全屬諸國家。先生所抱的革命理想,就是要由革命政府,完全負起建設的責任,實現民生主義,建國大綱上說,『建設之首要在民生。』這一句話,就是實業計畫的骨子。因為資本主義的成立,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實業集中,在私有財產的原則上面,少數有產階級的人,一方面負設計,組織,管理之全責,一方面操分配的全權,而結果便享受最大限的報酬。一切實業的運用,又都在自由競爭,與工銀制度,兩個原則之下,種種社會病,都由此發生出來。人多數從事於勞動的人民,和生產機關分離開來。農民失卻土地,工人失卻工具,形成一個極大的無產階級。 所謂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原則,只適用於極少數的有產階級。這就是由經濟生活不平等而引起政治不平等的現象了。中山先生創立三民主義,是在二十餘年前,那時中國國內,還沒有資本主義發生,以近代生業組織的眼光看來,除了受外國的壓迫而外,中國實在是一張白紙,所謂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阻礙發展的惡勢力,只有兩個。一個是帝國主義的列強,一個是專制中國的滿洲政府及滿洲政府下的專制階級,所以孫先生所主張的民生主義,如果當時由強有力的革命政府來行,可以說只有建設而無破壞,因為並沒有經濟上破壞的對象存在。及到辛亥革命,顛覆滿廷的時代,在國內的通商口岸地方,已經稍稍有近代的工商業發生。但是生產的能力,實在微細得很,並且他們還並沒形成一種資本家階級的意識。及到歐戰發生以後,新式的工業,方才漸漸發達起來。到五四運動一之後,一方面發生出『運動勞動運動的運動』一方面才引起了一部分資本家的階級意識。同時中國的工業,受著拒絕外貨的良好影響,方才如春筍一般的發生出來。 就目前的實業狀況來說,比起二十五年前,雖然有了不少的進步,可是要和歐美比起來,依然還是中山先生所說『大貧小貧』的程度。求改造中國的經濟組織,第一要緊的,是要增加中國的生產能力,同時防止由生產能力發達而生的社會病。所以中國的經濟問題,是以生產問題為主要部分,而及於分配問題。不是像生產已經過量發達的國家,以分配問題為主要部分,而後及於生產問題。在此刻這個時候,只要革命黨的訓練充分,能夠建設得起內力充實的革命政府,由革命政府來解決土地問題和資本問題,實在依舊和二十五年前,相差很有限。試就中山先生的實業計畫來看,現在要建設國內的這些重要實業,都是新起爐灶,並不是對資本主義宣戰,實在只是把一個剛剛受孕的資本主義胎兒,墮了胎罷了。所以在這時候,在資產階級裏面的反對革命黨的三民主義的人,是最沒良心的人和最沒知識之人,占百分之九十九真正占在利害敵對地位的人,實在不過百分之一。一年以來,所以反革命運動如此之張皇的原故,大都是受帝國主義者的教嗾和欺騙,而一方面也是共產主義者超過實際需要,不合實際情形的過量宣傳的惡影響。至於研究中山先生思想的人,關於研究先生的著作,往往也犯一個毛病,就是關於理論的一部分,很有興趣,而關於實際問題的部分,很少留心研究。不曉得要真正明瞭一種理論,非把實際的問題了解之後不行。中山先生說,要解決民生問題,是要用事實做基礎,這是很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因為空洞的學理做基礎,去求解決實際問題,就很容易落演繹論理的毛病,不能夠得到『學理的再證明』如果用事實做基礎,我們時時刻刻,都能夠充分的得到再證明的保障,可以少了許多錯誤。 並且民生主義與共產主義不同的地方,還有一個重要點,是在對於社會問題的態度。共產主義的態度,是置重在批評和攻擊,而將建設的主張,放在第二層,甚至絕不顧及。他們以為只要把資本主義攻倒,建設的方法,自然會生出來。而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對於社會問題的態度,是置重在建設的主張和方法。所以一個只是說現社會如何不好,一個是在極力要如何建設。有許多人說:『民生主義不是一個主義,只是一種社會政策。』原因就是在此。其實在產業上,差不多是一張白紙的中國,我們今天的需要,實在並不在怎樣去攻擊資本主義,批評資本主義,而是要有一個如何建設的方案,這是產業落後的中國所最要緊的。 所以民生主義的目的,是要在經濟生活平等的基礎上,使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個生活的要求,得到滿足而滿足而滿足這六個生活要求的前提條件,在心理上,是要改變人民的思想。在物質上,是要建設由國家計畫,組織,管理,的重要生產機關。物質的建設,從目的上說,是要把全世界造成民生主義的新社會,就是完全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這一個偉大的工作,我們先要從自己的國家做起。論到最後的目的,不只共產,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從運用上說,就是要使『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這四句話,本是先生在三十餘年前的主張,當時先生還沒有組織成他的三民主義的理論,但是他所主張的建國方法,至今看來,仍舊是完全一貫,以國計民生為建國之大本。 許多人研究社會問題,只從目的論上去尋理由,不曉得從方法論上去求實際,這是很錯誤的,便就共產來說,共產是要共有,不是要共無,是要共富,不是要共貧。像在今天的美國那樣生產機關完備,能力偉大,組織,管理的技能,已經很進步,只要把他現在的能力和材料,變作社會化,就能成一個新的共產組織,是可以主張行共產的。像我們中國今天這樣,甚麼新的產業組織都沒有,我們去共甚麼?照這樣的產,共了起來,於國民經濟,有甚麼好處?而且技能和材料,幼稚至於如此,缺乏到如此,拿甚麼做共產的條件?俄國的人,要到了條件不具備的理論行不通的時候,才會懂得回到基本工作的新經濟政策去,先生卻是最初的規畫,使以具備主要的生產條件,為實行民生主義的發足點。看到這裏,我們就可以曉得,空想病之害,不但是中國人受得很深,外國人亦一樣是不免的。 大家知道現代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叫作科學的社會主義,但是如果不研究實際的事實,而僅奉理論去求實現,這便與空想的社會主義,犯了同一樣的幼稚病。至於說到如何實現先生的實業計畫,先生在歐戰終結之時,本來對於世界有一個提案,現在情移勢遷,以後應該如何實現,是要負繼承先生主義責任的人,從事實上去求解決的。國民黨所主張的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和廢除不平等條約,這些口號,都是實行道途上,由事實產生的方法。我們必須把方針認清楚,向著我們的主義,努力前進,時時刻刻不忘『事實定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個遺教,這是我們信奉三民主義,從事於國民革命的人,所負的重大責任。 當日先生所擬定的發展實業計畫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自敘上說的,『發展之權,操之自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此後中國存亡關鍵,則在此實業發展之一事也。』這幾句話的意義,非常深刻。先生所說,『當熟讀此書,從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以推求眾理,庶幾操縱在我,不致因噎廢食。方能泛應曲當,馳驟於今日世界經濟之埸,以化彼族競爭之性,而達我大同之治』所以如果事勢變遷,國際的情形不容完全行使當日所定的策略的時候,自然因該要因時制宜,變更方法的。即就當日先生所定的策略說,古人所謂『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兩句話,正可以作這個意思的註明。 從先生素常政治改造的主張研究起來,關於實行此計畫的策略,就實行之主權上說,固然非由我中國國家握權不可,而何人替國家代握此權行此事,亦惟有真正以三民主義為信條的革命黨。如非革命黨而握此建設之權,則其結果必至為帝國主義的列強所利用,而更使半殖民的中國,陷於不可恢復之苦境。譬如俄國革命之後,與德國訂屈伏和約(一九一八年三月)這一件事實,是要有堅決的革命精神的列寧政府,才可以行之無害。假如克林斯機一般人要來作這一樁事,就完全會有不良的結果。又如他們因為共產主義行不通,於是方改行新經濟政策,而俄國國內的安寧,和國際的地位,隨之增進。這新經濟政策,假如是由反革命的人來行,其結果一定不良,俄國革命政治的基礎,必然動搖,而國際間的地位也必然墮落,漸漸退步到資本主義,再回到帝國主義,更會變成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地,受滅亡之禍,都說不定的。因為一種基本的主義信仰,是決定政治趨向的。就中國的古話來說,就教作『道』趨向不正,背道而馳無論甚麼好的方法,都會惡化邁向若正,即使方法不十分好,漸漸還可以有改善的希望,這是在革命地位的國民應該切實了解的。 更有一層,孫先生對於帝國主義的態度,自幾十年前,直到如今,從來沒有變更。只有他適應的策略。卻是應乎時勢的需要,而時有不同。研究先生實業計畫的人,在這一點,耍留心做普遍的觀察,才可以不泥於昔時的策略,而忘卻今日的適應。也不至泥於反抗帝國主義的原則,而遂不敢和他國訂經濟的合作,行產業的交通。便是近年來俄國為了他本國實業,在必要的時候,仍舊要吸收外國的資本。因為生產機關和生產技能。這些都是不能無中生有,只不喪失產業的管理權這一個原則,是絕對要緊的。就以上五種重要的著書,細細的研究起來,中山先生的建設經綸,已經可以完全了然。 此外最能夠簡單明瞭地,把先生的國家建設規畫,全部表現出來的,就是國民政府建設大綱。最能夠把先生的中心思想,明白表現出來的,就是這一次先生在神戶高等女學校的講演。這一篇講演的題日,是『大亞細亞主義。』 但是這個題目,並不是先生自己選定的先生也不是普通一般的大亞細亞主義者。我們看先生的全部著作,已經可以明白,先生是以『世界大同,人群進化』為終結目的的愛國者。所以先生的三民主義,不但不是大亞洲主義並且也不是大中國主義。先生所主張的被壓迫民族的聯合,在理論上,並不限於亞洲,是包含全世界的弱小民族而言。但是在實際上,亞洲各民族,占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最大部分。單是中國,印度,土耳其,波斯(即 伊朗),高麗(即 韓國)幾個民族合算,已經是八萬萬以上的人口。加這八萬萬多的人口當中,中國就要占四萬萬。所以全亞洲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事實上是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的基本,全亞洲被壓迫民族的同盟,也就是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同盟的基本,而中國民族的獨立運動,事實上也就是全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當中最主要的工作。中國的中國人,固然應該如此認識,就是別洲別國別種的人,倘若真具有民族解放的熱誠,也應該要如此認識的。因為先生是真實的革命家,注重實行,不騖空想,所以是真正的博愛主義,大同主義,而同時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所以常常注意於全亞洲被壓迫民族聯合的原故,也是為此,這是事實一方面。 在思想方面,先生是最熱烈的主張中國文化復興的人,先生認為中國古代的倫理哲學和政治哲學,是全世界文明史上最有價值的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要求全人類的真正解放,必須要以中國固有的仁愛思想為道德基礎,把一切科學的文化,都建設茌這一種仁愛的道德基礎上面然後世界人類,才能得真正的和平。而文明的進化,也才有其實的意義。在思想一方面,先生的民族主義,同時就是大同主義的基礎。先生認為中國民族,應該為世界大同而盡力,而達目的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要恢復中國民族固有之道德文化。因為這一個道德的文化,是人類同胞精神的產物要把這一個道德文化的精神,恢復起來,以之救國,並且把來做統一全世界的基礎,才是完成了中國人在全人類中的使命。『民生是歷史的中心,仁愛是民生的基礎。』先生把這一個思想,強調到最高潮的時候,就是先生對歐洲文化的基本思想來宣戰。所以先生對於俄國革命的成功,也認為這是東方文化的勝利,認為是受三民主義的教訓,而不認為三民主義之思想的基礎,是由西方文化而來。所以要能夠看到先生對於精神文化的思想,才可以了解先生所以不避忌大亞細亞主義之名的原故。先生心目中的亞細亞洲,并不是亞洲這一塊土。在事實上,是亞洲八萬萬被壓迫民族,可憐的痛苦事實。 在思想上,是對於中國古來仁民愛物的道德文化的憧憬。而統一這許多事賞和思想的中心,就是先生自身以一誠貫智、仁、勇三德的全人格。先生說:『主義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由思想化而為信仰,更由信仰生出一稱力量。先生的思想是愛中國人,先生的信仰也是愛中國人,先生的力量,也是由愛中國而生。把這一個愛中國人的心,推廣起來,就是愛全亞洲的被壓迫民族,愛全世界的被壓迫民族,推到極處,就是愛一切人類由愛中國人的心,生出救中國的行為,就是要把中國人從被壓迫的痛苦中救出來。就國家觀念來說,就是要把中國這一個國家,從世界帝國主義的鐵練束縛之下,解放出來。所以先生的眼,看的是中國的危亡,和中國人痛苦的事實,耳朵聽的,是中國人民呼苦的聲音,心裏想的,是如何救國的事,而最受痛苦,又為最大多數的,中國的農夫工人,更是先生所要救的人。『民生是歷史中心』這一個原則的應用,就是由此而生,也是以此為最後的目的。先生反對西方文化的意義,從這一點分析開來,我們更看得出,一方面是反對軍國主義、資本主義,和由軍國主義、資本主義發展開來的帝國主義,與為資本主義基礎的個人主義,一方面對於歐洲純粹以物質問題為歷史中心,以階級鬥爭為絕對的手段之社會革命思想,也從人類生存的出發點,去糾正他的錯誤,而付與社會革命以民生哲學的倫理性,完成『以化彼族競爭之性,而達我大同之治』的目的。 先生認為中國的道德,最發達最進步的,尤其是『國家的道德。』孔子所謂『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厚往而薄來』孟子所謂『惟仁者惟能以小事大』都是世界國際政治理論當中的異彩。為西方的政治學者,經濟學者,所萬不及的。他們至多止是主張民族平等國家平等,而絕不了解『以大事小』為平天下為真義。『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厚往而薄來,』為平天下的實際政策先生認為這一種民族道德,國家道德,是中國民族的至寶。世界的和平,也必定要靠中國人恢復起固有的民族精神,具備偉大的實力以後,才可以真正實現。 的確,在現在世界當中沒有一個民族,更比中國民族大,沒有一種語言文字,更比中國語言文字使用的人多。如果中國人真是能夠振興起來,全東方的弱小民族,固然直接受中國的扶助不少,就是那非洲,美洲的許多有色人種,在中國民族勢力的提攜誘掖之下,也可以得到自由平等的機會,所以中國民族的振興和民族道德,國家道德的恢復,的確是全世界大同的基礎。只看小小一個日本,在東方強盛了起來,東方的民族運動,由之激起不少。可惜他拋棄了東方民族道德,完全學了歐洲帝國主義。日本強起來之後,第一就滅了一個琉球,第二就滅了高麗,於是東方民族的團結,反為之阻礙。倘若日本強盛之後,能夠繼承以大事小的東方民族道德,國家道德,把繼絕,舉廢,治亂,持危的責任負起,這二十年當中的東方情況,固然完全不同,即全世界的關係,也一定大不相同的了。又如俄國革命之後,拋棄了帝國主義的國家目的,主張扶助弱小民族的獨立和自由,於是土耳其的革命,便因俄國的扶助而成功。在滿清統治下壓伏了三百年的蒙古民族,也新生出一種國民的覺悟。其他中亞一帶的民族運動,也和雨後春筍一樣,成長起來。如果中國民族,能夠勃然興起,對於世界的感化和助力,豈是日本維新俄國革命所能比得上的嗎?中國的國民一定要有這樣的覺悟,才是真正澈底的覺悟。也要能夠負起這個責任,才是世界第一偉大民族的責任。那些空想世界主義的,固然是不認識自己的民族,而一味跟著歐美已經凋落的帝國主義墮力,高唱國家主義的人,又是不認識世界。這兩種都是和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背馳的。我所以認為先生在日本神戶高等女學校的這一篇講演,把東方文化的精神,極端的高調起來,是先生中心思想的表現,就是為此。大家如果能夠把先生生平全部著作,用系統的研究方法,去尋繹出來,就可以明白,為先生平生事業之殿的神戶兩大講演,絕不是應該輕輕看過的。明白了這一點,才可以曉得三民主義的革命思想,從社會革命的意義上看。所以不同於共產主義的原故,並不是要妥協要調合,也不是故意的排斥共產主義,而實在是三民主義本身,具備有更深刻而博大的思想基礎。因為這一個思想基礎不同,其所取的手段,也就完全不同。我們所以不認階級鬥爭為革命唯一的手段的原故,並不只是在國民革命時代,為維持聯合戰線而糊塗過去,我們是認為在階級鬥爭之外,更有統一革命的原則。階級的對立,是社會的病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這一種病態,既不是各國都一樣,所以治病的方法,各國也不能同。 中國的社會就全國來說,既不是很清楚的兩階級對立,就不能完全取兩階級對立的革命方式。更不能等到有了很清楚的兩階級對立,才來革命。中國的革命與反革命勢力的對立,是覺悟者與不覺悟者的對立,不是階級的對立。所以我們是要促起國民全體的覺悟,不是促起一個階級的覺悟。知難行易說,在革命運動上的意義,便是如此。並且就事實上看,我們中國數十年來的革命者,並不出於被支配的階級,而大多數卻出於支配階級。因為在中國這樣的國家裏面,去了生活能夠自如的人而外,實不易得到革命的智識。所以結果只是由知識上得到革命覺悟的人,為大多數不能覺悟的人去革命。所以中山先生又說,世界的人,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先知先覺,一種是後知後覺,一種是不知不覺。先知先覺的是發明者,後知後覺是宣傳者,不知不覺是實行者。革命是由先知先覺的人發明,後知後覺的人宣傳,大多數不知不覺的人實行,才能成功的。並且革命的利益,全是為不知不覺的人的利益,如果先知先覺或後知後覺的人,要為自己的利益,那就不是革命,而是反革命,立刻就站到被革命的地位去了。因為革命的意義,是利他的不是利己的。革命的動機,是由於一種利他的道德心,不是由於利己心。利己心的作用,是反革命的,不是革命的,因為利己的動機,是個體的,不是社會的。利己的動機,一旦轉到利人的上面,這就已經是利他,不是利己。在社會的缺陷暴露的時代,利他的性格,越是充分,革命的價值,越是偉大,所以仁愛是革命道德的基礎。革命家知的努力,完全是為知仁而努力的。如果沒有完美的知識,去陶融仁愛的感情,這一種仁愛的感情,便不能充分的發展,並且有時候也會向錯誤的方面發展。具備了這一個醇化的仁愛性,便要有堅強的意志去實行他。潛而未發的道德,是沒有道德的價值的。所以實行的勇氣,是完成革命的一個最重要的德性。貫澈這知仁勇的大德,澈始澈終,永不退轉,就是一個決心。就是全心理過程的專注,就是中國古代所說自強不息的誠意。未知的時候,一心不亂的求知,既知之後,一心不亂的行其所知。知行的目的,卻都是要以仁愛為主。因為民生是歷史的中心,仁愛是人類的生性,在這一點,中山先生的思想,根本與加爾馬克司及羅利亞等唯物的革命論者完全不同。而應用的方向,卻完全相同。在現代這樣以利己的個人主義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跋扈的世界中我們的仁愛,要如何應用才是真的呢?就是處處要以受最受痛苦的農夫工人,和沒有工作的失業者為目的。耍能夠愛他們,才是仁愛不能夠愛最大多數受痛苦的平民,就是不仁,不仁就是反革命。所以說:『既不能反對帝國主義,又不能為農夫工人謀利益,在革命的中國國民黨裏,就可以紀律來制裁他。』這一個制裁的紀律,是從仁愛的道德律產生出來,並不是從階級的道德律產生出來尤其不是從利益的道德律產生出來的。就前面所述中山先生革命理論的系統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兩個要點來。 一,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國的正統思想,就是繼承堯舜以至孔孟而中絕的仁義道德的思想。在這一點,我們可以承認中山先生是二千年以來,中絕的中國道德文化的復活。去年有一個俄國的革命家馬林,去廣東問先生。『你的革命思想,基礎是甚麼?』先生答復他說,『中國有一個正統的道德思想,自堯,舞,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子而絕。我的思想,就是繼承這一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的。』那人不明白,再又問先生先生仍舊把這一句話來答復。我們就這一段話,就看得出先生的抱負同時也就可以認得清楚先生的國民革命,是立腳在中國國民文化的復興上面。是中國國民創製力的復活,是耍把中國文化之世界的價值。高調起來,為世界大同的基礎。 二,先生所主張的國民革命,在事實上,是聯合各階級的革命。但是這一個聯合各階級的革命,一方面是要治者階級的人覺悟了,為被治者階級的利益來革命,在資本階級的人覺悟了,為勞動階級的利益來革命,要地主階級的人覺悟了,為農民階級的利益來革命。所謂『成物智也』一方面是要被治者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也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革命。所謂『成己仁也』先生認為階級的差別,並不是絕對能夠消滅人類的仁愛性的。當初俄國革命黨人當中,許多都是貴族。有名的苦魯巴金,還是一個極貴的公爵。在一千八百六十年代,因革命而被放逐於西比利亞的貴婦人三千多人。即此一端,已可以曉得革命的衝動,並不單是要被壓迫的階級才有,愛人利他的仁心更不是一定要同階級才能夠具備。那些不來革命的人,只是不知,如果是能知,他的仁愛性依然是能夠發現,依然能夠為受痛苦的農夫工人努力。所以先生在這一點,是主張各階級的人,要拋棄了他的階級性,恢復他的國民性。拋棄了他的獸性,恢復他的人性。換一句話說,就是要支配階級的人,拋棄他自己特殊的階級地位。回到平民的地位來。所以先生雖是主張各階階的聯合,但是這個聯合,是為最受痛苦的人民而起。並且是要聯合各階級的革命分子,不是拉攏反革命的分子。所以先生常說:『革命是為最受痛苦的平民而奮鬥。』又說『我的革命,是為民生主義而革命。』講到這一點,我就想把中國古代兩個最偉大的思想家,作一個比較的批評,來結束我這一篇講演。同時可以在這一個比較批評上面,看出中國二千多年來,所以文化衰頹的原因。這兩個偉大的思想家是甚麼人呢,一個是孔子,一個就是老子。大家都曉得,自漢以來,孔子的思想,完全是統一中國的基本勢力。自從歐洲文化輸入中國以來,中國的思想界,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這一個大的變化,每次都是把孔子作為反對的目標。在革命的思想裹面總是極端反對孔子的勢力占大多數。在反革命的思想裏面,雖不盡是標榜尊崇孔子,但是至少總對孔子不加反對。 就這一點,我們看出,只有中山先生這一個偉大的革命領袖。他不單不是反對孔子的人,並且他自己說:『他的思想,是中國的正統思想,是直接繼承孔子的思想來發揚光大的。』這豈不是一個很奇異的現象麼?我以為看明瞭尊崇孔子的人,都是反革命的,才可以看得出中國國民文化,所以墮落的原因。看明瞭反孔子思想的,都是革命的,也就可以看出中國革命思想,所以不能成熟,不能恢復國民的創造力的原故。中山先生說:『中國國民的自信力消失了』照現在這一個思想界的情形,正是證明中國國民自信力消失的真象。 在一般反革命的,頑固保守的人,他們固然不曉得文化的意義是甚麼,也不曉得孔子思想的本體是甚麼,而在一般革命的青年,雖然從科學的智識裏面,了解了多少文化的意義,但是並不能忠實地用科學方法,來觀察中國的文化,和中國固有思想的價值。一味認中國的文化,都是反科學的,而加以排斥。於是在思想上面,革命與反革命的分別,幾乎變成中國的與非中國的區別。這是我所認為很痛心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現在要改革的是中國,如果中國的一切,真是毫無價值,中國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毫無存在的意義,中國的民族,也沒有創造文化的貽力,那麼中國人只好束手待斃,就算完了,還要做甚麼革命呢?我們所以要革命的原故。第一是有革命的需要,第二也是自己承認有革命的能力,而革命能力之所從出,一定由於固有民族能力的發展。是以『所作』的雖然不同,而『能作』的基礎是一樣的。如果連中國人的能作性也完全否認了,這就無異是說中國民族沒有存在於世界的權利一樣。中山先生的思想,就不是如此。他是絕對承認中國人有創造文化的能力,有組織國家的能力,有組織社會的能力。中國在歷史上的貢獻,已經成為世界現代世界文化的基礎。中國人要能夠恢復這一個創造文化的精神,然後才可以盡量的接受現代的歐洲文化,把歐洲文化,供我的需要,完成中國國家和社會的建設,同時發展中國民族創造世界文化的能力,以中國固有的世界大同的精神,完成世界大同的事業。 所以先生在所作方面,以求知的精神,盡量吸收近代的科學知識,應用科學的方法。並且認為『後來居上心是科學建設的原則。中國雖然是一個科學落後的國家,只要把求知的精神恢復起來,對於現代的科舉文明,迎頭趕上去,一定是後來居上,不但是可以和歐美的文明國民,並駕齊驅,並且還可以超過他們之上,恢復世界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先生對於中國固有的文化,在創造的能力上,是很能認識他的真價值,而對於腐敗了的中國民族習慣和思想,則盡量的排斥。更從思想的內容上看,就是把中國以發展民生為目的的正統思想,完全繼承起來`發揚光大。而對於破壞中國社會道德和國家道德的個人主義的思想,則攻擊不遺餘力。我們要能夠把中國過去兩個多年來思想界的傾向,看得明白,然後才能夠了解中山先生所以成為孔子以後第一個繼往開來的大聖的意義。我們在講明孔子與老乎的思想之先,先要就文化的意義講一講,文化決不是奇怪的東西,也決不在虛無飄渺的空想上面。人類這一種動物,具備了兩手兩足,和靈敏的頭腦以來,用發明和工作的能力,利用自然界的事物,供給人類食,衣,住,行,育,樂上六樣享受,這就叫作文化?離開了發明,沒有文化可言,離開了工作,也生不出文化的成績。至於社會國家的組織,便是要把人類食,衣,住,行,育,樂上六樣享受按著人類老幼,男女,智愚,強弱的關係,應乎當時的環境安排適宜,使百千萬億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強的弱的。都得著相當的享受。古人叫作倫常。離開了食,衣,住,行,育,樂六樣的享受,不會發生倫常,離開了發明和工作。也沒有人類今日所享受的食,衣,住,行,育,樂。再追進一步,離開人類能發明和能工作的能力,更不會有發明和工作的事實,離卻人類生存的需要,也就沒有發明加工作的價值。人類不是單獨存往的,離了人與人的關係,沒有人生,有人生就有人與人的相互關係。 所以一切國家和社會的文化,都是以人類的生存為目的,以『共同生活』的組織,為人類生存的手段。詳言之,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便是文化的目的。所以離卻民生,沒有文化,離了民生,沒有道德。從這一個意義,觀察中國的歷史,便可以曉得,上古時代,我們所謳歌讚美,尊為聖人的,就是最能發明工具和工作方法的人,發明用火的,發明構木為巢的,發明細罟的,發明種植的,發明織造的,發明醫藥的,發明刀斧弓矢的,發明文字的。都是上古所尊崇的聖人。尤其是文字的發明,使一切文化成績,具備傅久致遠的性質,利益人類,更多而且大。所以後代的人,特別對於發明文字的聖人,尊崇到極端,視為一切文明的鼻祖。至於我們的民族,由單純血統的部落,靠著文化的結合,成為一個大的文化民族,地域和人口。逐漸擴張,文化的內容。也逐漸充實,於是國家的形體,漸漸具備,到堯舜以前的時代,許多聖哲,已經努力在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整理。堯舜集其大成,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文化。此後三代千數百年的當中,除了大禹以治水功績見稱而外,成湯,伊尹,文武,周公,都是以從事於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整理,受人民的尊崇。孔子更把古代的文化,用科學的方法,從理論上整理起來,成為一種學術的文化。他所以述而不作的原故,因為他不在制作的地位。『作』宇的範圍,是專指議禮,制度,考文而言。這三件人事,一是社會制度,二是國家制度,三是學術文化的工具,這三樣都是具體的事實,必要有制作的權力,制作出來,才能行得通。至於理論的方面,並不在述而不作範圍之內。後人以為孔子的述而不作,是把一切思想都包含在內,這本來是一種誤解。但是也可以因此曉得,政治及社會的理論,絕不能超乎這三件大事之外。孔子雖沒有做改制的工夫,然而他卻組織了一個民生的哲學。他這一個民生哲學的理論,就是二千數百年後,創造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所繼承的理論。孔子的理論,是甚麼呢?我們可以從兩部書,看見他的系統。一部是中庸,是他的原理論,一部是大學,是他的方法論。他在大學上面,說明大學的系統,是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曉得,孔手對於一切事物,是以客觀的認識為基礎的主知主義。意,心,身,家,國,天下是格致的體,是所格之物。誠,正,修,齊,治,平是格致的用,是所致的知。再就修,齊,治,平,來看,我們可以曉得,孔子的思想,注意全在民生。就他所說的性質來說,可以叫他作『社會連帶責任主義』單就修,齊,治,平的關係說,他有三重的連帶責任,試把列舉出來。 一, 個人對家,和家對個人。個人對國,國對個人。個人對世界,世界對個人。 二, 家對國,國對家。家對世界,世界對家。 三, 國對世界,世界對國。 正這三重的連帶責任上面,顯出一切民生的意義,只為個人利益,而不顧家國天下的利益,只顧一家的利益,而不顧國與天下的利益,和只顧一國的利益,而不顧天下的利益,這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都是反乎人類共存的真義的。所以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更就孔子的基本原理來說,就是『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天下之達道五,這是就當時的社會組織說。所以行之者三,所以行之者一,是就行道的能力來說的,社會的組織變了,天下之道便不同。社會組織雖然變了,而行道的人,依然是人類,人類求生的目的,依然不變的。所作只管不同。只管隨著時代的需要來變遷。但是能作的本性,卻只有發揚光大,而沒有根本的變動。所以到了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中山先生就現代世界的國家組織,社會組織,從建國的理論和實際上,把天下的達道五,改作了天下的達道三。恢復起中國民族創造文化的能力,建設出繼往開來的新國家,新社會。用革命的工夫,把埋沒了幾千年的社會連帶責任主義,在三民主義的青天白日旗下,重新發揚光大起來。大學之道在新民,湯之盤銘日日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自疆不息的誠意,建造出人類所共由的中庸正道。衰弱了幾千年的中國民族,方才由這國民革命的運動裏,生出一個新生命來。孔子的主義是如此的。何以自漢朝以來,完全統一在孔子的思想之下的中國,會衰頹腐敗至於如此呢?我們且先把老子的思想講一講,再把歷史的事實詳細看清楚,就可以了然中國的衰頹,是否孔子的責任了。老子的思想,是出於史官。他所講的,是君人南面之術。這是研究中國思想史的人,都可以曉得的他的。思想的特徵,就是把個人的精神,和宇宙的精神,混為一氣。把個人和世界來對立起來。除我的個體之外,就是世界,世界之內,就是我的侗體,更不承認有第二個組織,介乎其中,把一切人類的關係,社會的組織,國家的紐織,一概抹殺把一切維持社會國家關係的道德責任,完全否認得乾乾淨淨,建設出一個純個人主義的世界。但是這一種極端的個人主蓑,在人與人相處的世界裏面,如何可以,行得通呢?所以他才又發明一個以忍耐退守,清淨無為,為宗旨的道德。以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的陰賊險很的權術,作維持個人利益,竊取社會供養的手段。他的最後目的,是在個人的永久享樂福壽康寧。作皇帝的人,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最大的欲望,不過是永久保持他的享樂。但是要達到這一個目的,節欲卻是萬不能已的。所以老子的個人節欲主義,正是他個人主義的最高潮。後來他的思想,一面派生出個人浪漫享樂的莊周,一面派生出殘酷寡恩的申韓。秦皇統一了六國的後國家主義,被始皇的專制打滅乾淨,於是老子個人主義的思想,更乘勢猖獗起來。直到漢代,狡猾的帝王,表面上豎起尊孔的招牌,而內容卻完全用老子的將取必與的方法,把孔子以智仁勇為基礎的社會連帶責任主義,打得粉碎。百家的思想既完全壓抑了下去,格致的主知主義,自然失了效用。絕對的尊孔,事實上就是老子愚民政策最巧妙的手段。且看沒有一個尊孔的帝王,自己不迷信黃老,就可以曉得他們尊孔的目的所在了。自是而後,科學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既破以放任為專制極點的老子政策,和普遍的個人主義,壓伏乾淨。於是全國國民,無智愚賢不肖,都在四個趨向的當中。一個是離世獨立的虛無主義,一個是權謀術數的縱橫主義,一個是迷信運命神鬼的宿命主義,一個是燒練採補的縱慾主義。這四個趨向,不是淵源於老子的個人生義,便是以老子的個人主義為依歸。而且他們所宗的老子,只是把個人主義的頹敗性,盡量發揮出來,並不是在學術思想的內容上,和老子有甚麼關係。後來再加上印度傅來的佛教,以絕滅為解脫,更把人類社會的活動能力,和向上精神,消滅淨盡。兩千餘年來,大家掛起尊孔的招牌,其實何嘗是孔子的信徒,原來都是中了個人主義流毒的游魂浪鬼。在社會組織上,科學既沒有進步,以發明和工作為中心的文化,再也發達不起來。農業制度下面生出的宗法社會,既沒有科學的文化,擴張物質的效用,他的本身,當然變更不了。一般人民,已經被老子和佛教,滅卻了活動力和責任心,一方面卻又脫不了現實的責任,而且宗法社會的束縛,再把他一重又一重的纏起來,於是一切社會進化,便完全停止了,民族身體和精神也消失了。這樣一個大的民族,不能強盛,反為衰弱。並且小古以後,在文學上,在美術上,在農村的組織,都市的建築,國家的組織上,能一樣有進步,有發叨,郁是受了老子式的專制政治,和個人主義思想的害。 同是一樣的人,中國的文化,發達住歐洲之先,歐洲能夠產生近代科學的文明,而中國不能夠產生近代的科學文明,歐洲在封建制度打破後,一天進步一天,而中國在封建制度打破後,不單沒有絲毫的進步,反而退步到不成樣子,都是這個原故。由孔子和老子兩家思想,在中國國家的關係上,比較看來,我們便可以曉得阻礙中國國家勢力發展,民族文化進步的,並非以發達民生為目的,以智仁勇為道德基礎的社會連帶責任主義的孔子的政治思想,而是以極端放任為手段極端專制為日的的老子個人主義的政治思想。我們並且要曉得,孔子的政治思想,並不是他的特創,只是把堯舜以來,至於文,武,周公的建國經綸,凡學術的方法,整理起來,付與一個倫理哲學的性質。這一個思想,正是孫先生所說,『極精微開展的理論』在三代千有餘年的當中,中國的文化,所以成為世界文化史上最有價值的文化,完全是在這一個理論支配之下,發展起來。如果說中國漢代以後的衰微,是孔子思想的罪過,這正是把歷史事實,完全抹殺了的肓論。所以我們可以完全承認中山先生這一個繼承中國正統思想,復興中國固有道德文化的覺悟,的確是二千年來,中國文化創造史上的異彩。二千年來,許多咬文嚼字的腐儒,一切似是而非的尊孔的論辯,爭道統的混戰,在中山先生創國的青天白日朗照之下,完全失了存在的意義。他們那些沒有建國經綸的空談性理,沒有實際效用的偷閒文學,那才真是失丁創造文化能力的中國人的供狀。離卻發明和工作,沒有文化的發生,離卻食,衣,住,行,育,樂的民生享受,沒有文化的本體,離卻社會的連帶責任,沒有文化的組織,離卻智,仁,勇的德性,和貫澈智,仁,勇德性的至誠,沒有創造文化的能力。中山先生所以為中國正統思想的繼承者的意義在此,所以為新國民文化的創造者的意義,也是在此。中國是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古國,但是中國國民的文化創造力,卻是消失了二千年。中山先生的誕生,是中國國民文化創造史的新紀元,中華民國的創立,就是新國民文化創造的證據。要真實地認識國民革命的意義,先要把中山先生在中國文化史的地位認清楚。就以上所述,把中山先生思想之哲學的基礎,大約論完了。在這裏我更有一個最緊要的話,對諸君講一講,就是中山先生這一個偉大的思想,偉大的抱負,偉大的努力,在時代的關係上面,是以甚麼為目的。 這一點前面已經再三講明白了,為的是革命。中山先生生於革命,死於革命。先生一切思想抱負努力的價值,都是表現在革命的上面。今天中國國家的地位,民族的地位,除了革命,更無可挽救之法。更從國內看一看,大多數的農民加工人,在民族能力衰頹,國家地位不振,經濟組織落後的中國裏面,他們所處的地位,尤其是全世界農民工人中最苦的地位,中山先生的革命是為救國,尤其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和幸福,才來革命救國的『苛矣富人,哀此煢獨。』不為了這三萬萬七千萬的最困苦的人民的生活,便沒有救國的意義,便沒有革命的意義。 一種的思想,是有一種目的,如果忘卻了他的目的,無論思想如何高尚,便都無可取,所以中山先生的思想,是要在他四十年革命救團的努力上,在他以一誠貫澈智仁勇三德的全人格上,才顯出他的崇高偉大仁慈來。我們立志繼承他的思想的人,第一要立志繼承他的事業,如果不能立志繼承他的事業,只是空講三民主義,甚至於只是空講民生哲學,這不單是不能澈底明暸先生的思想是甚麼,在道德上,簡直是先生的罪人。從前盲從先生革命而犧牲的革命志士,雖然完全不了解先生的思想是甚麼,但是並不失其為革命的先烈,國民的模範。將來即使生出許多完全了解先生的思想的學者,如果有眼不看民生的疾苦,有耳不聽民生的疾苦,有口不為大多數受苦的人民呼號,有智識能力不為大多數受苦的人民效用,這就完全與過去二千年當中一切墮落了的儒者,絲毫沒有兩樣。無論甚麼思想派別的革命者,都有絕對排斥墮落的思想家的權利的。即如馬克司的學說,在一般奉科學的社會主義,信仰唯物史觀的,共產主義者,完全把他當作社會革命的經典。但是我們平心的審查,馬克司的唯物史觀,究竟價值在那裏。就是在他的革命性。應用唯物史觀,說明社會革命,很容易使勞動階級的人,生出革命的覺悟來。所以唯物史觀是否真理,乃是另一問題,但是在應用的上面,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哲學的地位是因為他思想的自身,具備有豐當的革命性。但是馬克斯的唯物史觀,能夠說明階級鬥爭的社會革命,不能說明各階級為革命而聯合的國民革命。中山先生的民生哲學,不但是可以說明各階級為革命而聯合的國民革命,並且把一切的革命歷史,都在這一個原則下面,解釋出來。所以國民革命下面的鬥士,決定非信奉民生哲學不可。這一點尤其是國民黨黨員大家必須共同努力的。 你是甚麼民族。 我是中國民族。 你信奉甚麼主義。 我信奉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的思想基礎是甚麼? 是民生哲學。 民生哲學的應用是怎樣。 為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而革命。 民國十四年五月於廣州起稿。同年六月於上海完稿。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