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價值是甚麼? 哲學流派甚多,似乎甚難有統合的結論,甚麼是真理,常常各有所見,有時不免令人感到困惑,而基督信仰本身就是一種生命路線的選擇,我並不主張做普遍性的宗教研究,那麼我還有需要研究哲學嗎? 因為既然聖經就是終極的智慧,我實在並不需要再像不認識神的人一樣,兜圈子找來找去了。因為沒有神,生命就如同沒有終點的流浪,沒有家。沒有神,生命就是虛空。沒有神,生命就是一道無解的難題。聖經是神的智慧,哲學只是人的智慧。神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聖經的智慧高過哲學的智慧。認識神,生命就有了方向。認識神,生命就有了意義。認識神,生命就有了歸宿。先認識神,再讀哲學,會比較知道如何取捨。
哲學的價值在於它是一般啟示為出發點的智慧,是一般人也能領受的。他像律法一樣,是啟蒙的師傅。
哲學是從思想上推論形而上的道,一般啟示的理念之神。
信仰是從聖經上相信上帝的存在,特殊啟示的三一位格神。
理性既是哲學的基點,理性也是哲學的限制。基督是道成肉身,"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哲學是有限世界的有限真理,而基督是無限世界的無限真理。這兩者不見得衝突,若是合在一起,也許可以看得更完整。
讀哲學可以把哲學的範圍選擇性地限制在一些主要的哲學家。
中哲: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朱熹,王陽明。
西哲: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多瑪斯,笛卡兒,康德,黑格爾。
哲學的兩條路線:
由形上學指向倫理學:朱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多瑪斯
知而後行,道問學,本質倫理,實在論。
由倫理學指向形上學:王陽明,康德
行而後知,尊德行,方向倫理,觀念論。
理學派:主張 性即理 進路工夫以道問學為先。援道入儒。
心學派:主張 心即理 進路工夫以尊德性為先。援佛入儒。
所謂尊德性即是講求內在本心的修養工夫 即孟子的擴充本心
所謂道問學即是講求外在學習讀書的工夫 認為需要經由外在客觀的學習 強調博覽群書的重要。
尊德性和道問學都屬於宋明理學。
尊德性是屬於陸王心學,以心為出發點,自己在生活中能夠了解並覺得是對的就是道理。
道問學則是屬於程朱理學,以博通經學為出發點,從中了解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 。
這兩條路線應該是互補的,辯證的統一。沒有學問,德行容易流於空泛,但只有學問,也只是空談,哲學必須是生命的學問。
哲學與博雅教育
我想總之哲學都還是一門難以迴避的學問。中西古典文化的核心經典就是哲學,哲學過去是文化的源頭,也是文化的反思,中西都是如此。問題不是在於哲學有沒有需要,而在於優先次序。把神擺第一。讀人文,但不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讀科學,但不是以科學為標準的科學主義。這樣就不會出問題。要認識神,才能認識自己,認識人,這就是基督教的人文精神。宗教改革其實很看重人文教育。我對哲學有興趣,但認識還很有限,盼望將來能有更多了解。哲學是文化的根源,要談博雅教育,其實哲學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我的文化熱又回來了,但我的時間是有限的,有的東西只能點到為止。哲學是門份量很重的學問,真的研究起來,時間要很多。
博雅教育是文化性的。主要透過學校。目的是文化的復興。
門徒訓練是福音性的。主要透過教會。目的是教會的復興。
這兩者都是我所關注的主題。
這是兩個國度。這兩個國度,一是地上國,一是天上國。
但這兩個國度並非不相干的平行國度,兩個國度都是神的。
要能從神的角度透視文化,使文化能建立其今世地上國的秩序。好讓百姓能在地上得以敬虔度日。文化不可能都順著聖經的原則,所以基督徒應有一基督徒的世界觀,從創造,墮落,救贖來批判文化,使信徒知道不要隨著今世的風俗,因我們是天上的公民,暫時寄居在這個地上。哲學的智慧是人的智慧,不需全盤否決,也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只是要有所選擇,不能甚麼都收。基督徒也要尊重文化的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哲學既是理性的思考,基督徒也不要全盤否定,這是反智主義。
加州西敏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David VanDrunen最近接受Credo Magazine的訪問,談到他對“兩個國度”的教義(Two Kingdoms Theology)的看法。其中兩點特別能解釋什麽是兩個國度:
其一。
我喜歡這樣來簡短描述“兩個國度”的教義:上帝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透過祂的兒子統管全世界。作爲造物主和這個世界的維繫者,上帝統管自然界的秩序、世上一般的機構和人類社會的組織。這是透過普遍恩典所完成的,爲的是保存這個世界的生命,使之能繼續存活。作爲救贖主,上帝也透過拯救的恩典統管著末世性的國度。祂藉著宣講聖經,呼召一群特殊的百姓歸向自己。作爲基督徒,我們同時參與在這兩個國度之中,但是不應當把二者的目的相互混淆。作爲投身於非常豐富的聖約神學的改革宗神學家,我認爲根據聖經中的聖約來看這兩個國度是有幫助的。洪水之後,在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當中,上帝應許要保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秩序(不是要救贖他們!),這包括所有的人類和所有的生物。但是上帝也設立了一個特別的、救贖的聖約。這是透過亞伯拉罕、透過摩西和以色列,如今是和教會所設立的新約來完成的。我們基督徒同時參與在挪亞之約和新約當中(要記得上帝與挪亞所立的聖約會一直持續到地球被毀滅爲止),也透過它們,參與在上帝對世界的雙重統治——或上帝的兩個國度之中。
關於基督與文化的關係,有一種被稱為“改造文化派”(transformationist)的看法。有許多人擁護這種看法,對此也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基於這些分歧的看法和定義,我常常懷疑這種分類法到底有什麽用處。如果“改造文化”(transformation)的意思只是說我們作爲基督徒,要在生活所有的領域努力做到最好,並且盡力對我們的職場,鄰舍等等,造成好的影響,我就屬於“改造文化派”。但是人們通常對“改造文化派”的定義是基督要在此時此地救贖人類社會的組織和結構,換句話說,就是要根據基督救贖國度的模式來改造它們(譯按:這種看法認為福音包括要透過救贖社會文化來建立神的國,故教會應當積極參與社會改造)。我相信兩個國度的教義所提供的方法,明顯和這種方法不同。例如,如果基督徒遵循的是兩個國度的教義,他不會爲救贖這個國家(不管其涵義是什麼)而努力,而是認識到上帝保存這個國家有其良善的目的,並努力幫助這個國家在神暫時的、攝理的目的裏,在最佳的情况下運轉。
其二,我不認爲教會在選舉年的責任,和其他任何時候有什麽不同。教會應當宣講聖經中神全部的計劃(其中當然包括教導有關國家,人類生活的價值,婚姻,對待窮人,等等)。但是聖經沒有設定政治政策的議題,或擁護一個特定的政黨,因此,在這點上,教會應當保持沉默,因爲它沒有基督的授權,代表基督說話。而在支持某一個政黨或候選人,或公共平臺或策略上,個別的基督徒有自由可以運用上帝給他們的智慧,做出他們所相信的、一般來說會爲社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决定。政治總是需要妥協,要選擇最少的惡,並拒絕讓少數人的利益影響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基督徒對這些事情會有不同的判斷,而教會基於審慎的理由,不應當試圖介入,捆綁信徒的良心。這樣想也許會有幫助:在基督徒飽受政治廣告、標語和看板的轟炸下,在主日可以跨越這種對政治的狂熱,而和上帝救贖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來慶祝他們在天上的國籍,該是多麽令人振奮的事啊。他們與基督的聯結,應當超越所有的國家、種族和政治上的分歧。
哲學的價值在於它是一般啟示為出發點的智慧,是一般人也能領受的。他像律法一樣,是啟蒙的師傅。
哲學是從思想上推論形而上的道,一般啟示的理念之神。
信仰是從聖經上相信上帝的存在,特殊啟示的三一位格神。
理性既是哲學的基點,理性也是哲學的限制。基督是道成肉身,"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哲學是有限世界的有限真理,而基督是無限世界的無限真理。這兩者不見得衝突,若是合在一起,也許可以看得更完整。
中哲: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朱熹,王陽明。
西哲: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多瑪斯,笛卡兒,康德,黑格爾。
這些哲學家的思想也比較中道理性,比較不會引起太多混雜的困惑。既然我在宗教信仰已經有所選擇,哲學也可以選擇與基督教的價值觀比較相配的哲學。若要明白哲學的來龍去脈,哲學史是需要的,這些哲學家是哲學史的中道哲學,是主流哲學的代表。中道哲學是哲學的主流力量,也是正統的標準,使哲學成為可統合的智慧,而非各行其道。中國哲學有一個以儒家為主的道統觀,西方哲學似乎比較個人化,但西方哲學的還是有一個理性主義的道統。柏拉圖的理念與朱熹的天理其實就是道,這就是基督信仰與哲學可以相遇之處。信仰的道是生命的道,哲學是思維的道。兩者誠然不等,卻可相容並行不相逆。
哲學的兩條路線:
由形上學指向倫理學:朱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多瑪斯
知而後行,道問學,本質倫理,實在論。
由倫理學指向形上學:王陽明,康德
行而後知,尊德行,方向倫理,觀念論。
理學派:主張 性即理 進路工夫以道問學為先。援道入儒。
心學派:主張 心即理 進路工夫以尊德性為先。援佛入儒。
所謂尊德性即是講求內在本心的修養工夫 即孟子的擴充本心
所謂道問學即是講求外在學習讀書的工夫 認為需要經由外在客觀的學習 強調博覽群書的重要。
尊德性和道問學都屬於宋明理學。
尊德性是屬於陸王心學,以心為出發點,自己在生活中能夠了解並覺得是對的就是道理。
道問學則是屬於程朱理學,以博通經學為出發點,從中了解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 。
這兩條路線應該是互補的,辯證的統一。沒有學問,德行容易流於空泛,但只有學問,也只是空談,哲學必須是生命的學問。
哲學與博雅教育
我想總之哲學都還是一門難以迴避的學問。中西古典文化的核心經典就是哲學,哲學過去是文化的源頭,也是文化的反思,中西都是如此。問題不是在於哲學有沒有需要,而在於優先次序。把神擺第一。讀人文,但不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讀科學,但不是以科學為標準的科學主義。這樣就不會出問題。要認識神,才能認識自己,認識人,這就是基督教的人文精神。宗教改革其實很看重人文教育。我對哲學有興趣,但認識還很有限,盼望將來能有更多了解。哲學是文化的根源,要談博雅教育,其實哲學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我的文化熱又回來了,但我的時間是有限的,有的東西只能點到為止。哲學是門份量很重的學問,真的研究起來,時間要很多。
博雅教育是文化性的。主要透過學校。目的是文化的復興。
門徒訓練是福音性的。主要透過教會。目的是教會的復興。
這兩者都是我所關注的主題。
這是兩個國度。這兩個國度,一是地上國,一是天上國。
但這兩個國度並非不相干的平行國度,兩個國度都是神的。
要能從神的角度透視文化,使文化能建立其今世地上國的秩序。好讓百姓能在地上得以敬虔度日。文化不可能都順著聖經的原則,所以基督徒應有一基督徒的世界觀,從創造,墮落,救贖來批判文化,使信徒知道不要隨著今世的風俗,因我們是天上的公民,暫時寄居在這個地上。哲學的智慧是人的智慧,不需全盤否決,也不要被牽著鼻子走,只是要有所選擇,不能甚麼都收。基督徒也要尊重文化的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哲學既是理性的思考,基督徒也不要全盤否定,這是反智主義。
加州西敏神學院的系統神學教授David VanDrunen最近接受Credo Magazine的訪問,談到他對“兩個國度”的教義(Two Kingdoms Theology)的看法。其中兩點特別能解釋什麽是兩個國度:
其一。
我喜歡這樣來簡短描述“兩個國度”的教義:上帝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透過祂的兒子統管全世界。作爲造物主和這個世界的維繫者,上帝統管自然界的秩序、世上一般的機構和人類社會的組織。這是透過普遍恩典所完成的,爲的是保存這個世界的生命,使之能繼續存活。作爲救贖主,上帝也透過拯救的恩典統管著末世性的國度。祂藉著宣講聖經,呼召一群特殊的百姓歸向自己。作爲基督徒,我們同時參與在這兩個國度之中,但是不應當把二者的目的相互混淆。作爲投身於非常豐富的聖約神學的改革宗神學家,我認爲根據聖經中的聖約來看這兩個國度是有幫助的。洪水之後,在上帝與挪亞所立的約當中,上帝應許要保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秩序(不是要救贖他們!),這包括所有的人類和所有的生物。但是上帝也設立了一個特別的、救贖的聖約。這是透過亞伯拉罕、透過摩西和以色列,如今是和教會所設立的新約來完成的。我們基督徒同時參與在挪亞之約和新約當中(要記得上帝與挪亞所立的聖約會一直持續到地球被毀滅爲止),也透過它們,參與在上帝對世界的雙重統治——或上帝的兩個國度之中。
關於基督與文化的關係,有一種被稱為“改造文化派”(transformationist)的看法。有許多人擁護這種看法,對此也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基於這些分歧的看法和定義,我常常懷疑這種分類法到底有什麽用處。如果“改造文化”(transformation)的意思只是說我們作爲基督徒,要在生活所有的領域努力做到最好,並且盡力對我們的職場,鄰舍等等,造成好的影響,我就屬於“改造文化派”。但是人們通常對“改造文化派”的定義是基督要在此時此地救贖人類社會的組織和結構,換句話說,就是要根據基督救贖國度的模式來改造它們(譯按:這種看法認為福音包括要透過救贖社會文化來建立神的國,故教會應當積極參與社會改造)。我相信兩個國度的教義所提供的方法,明顯和這種方法不同。例如,如果基督徒遵循的是兩個國度的教義,他不會爲救贖這個國家(不管其涵義是什麼)而努力,而是認識到上帝保存這個國家有其良善的目的,並努力幫助這個國家在神暫時的、攝理的目的裏,在最佳的情况下運轉。
其二,我不認爲教會在選舉年的責任,和其他任何時候有什麽不同。教會應當宣講聖經中神全部的計劃(其中當然包括教導有關國家,人類生活的價值,婚姻,對待窮人,等等)。但是聖經沒有設定政治政策的議題,或擁護一個特定的政黨,因此,在這點上,教會應當保持沉默,因爲它沒有基督的授權,代表基督說話。而在支持某一個政黨或候選人,或公共平臺或策略上,個別的基督徒有自由可以運用上帝給他們的智慧,做出他們所相信的、一般來說會爲社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决定。政治總是需要妥協,要選擇最少的惡,並拒絕讓少數人的利益影響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基督徒對這些事情會有不同的判斷,而教會基於審慎的理由,不應當試圖介入,捆綁信徒的良心。這樣想也許會有幫助:在基督徒飽受政治廣告、標語和看板的轟炸下,在主日可以跨越這種對政治的狂熱,而和上帝救贖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來慶祝他們在天上的國籍,該是多麽令人振奮的事啊。他們與基督的聯結,應當超越所有的國家、種族和政治上的分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