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驅動的教會 (Bible-Driven Church)
教會需要有一套好的聖經課程,好的師資,和一群願意學習的學生
在好的生命循環,他會像一棵樹的年輪,刻畫出生命成長的記號,
這是教會建造的基礎建設。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建設,教會活動勢必淪為沒有目的的空轉。
教會如果空轉,教會生命的質就沒有成長。
教會生命的質沒有成長,教會的量也不容易有成長。
真正實質的教會成長就是以聖經為基礎,來帶動質的成長,再帶動量的成長。
Calvary Chapel在南加州發展得很好,而他們的講道就是按著聖經次序從頭到尾。
Chuck Smith牧師發現他一直教導大家要傳福音,但許多年卻沒有甚麼果效。
但是他發現當他用聖經逐卷逐章地講道,教會的質與量就自然而然地成長起來。
Chuck Smith這樣做又是受到Halley的聖經手冊的一段話所啟發:
「這本書中最重要的是這個簡單的建議:每個教會都有一個會眾閱讀聖經的計劃,
並且牧師的講道來自過去一周閱讀的聖經部分。」
但為什麼很少教會這樣做呢? 我也不懂,其實我一直就是希望有這樣的一個教會。
林道亮院長在講教會增長的秘訣,他也是最注重聖經的教導。
朱長老在他卸任之前,最後一次在中文團契分享,強調門徒訓練所需要的教材就是一整本的聖經。
我們的解經應該會吸引人來聽的。不是因為我們講新聞,講故事,而是因為我們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
使神的話被解開而發出了亮光。它會使人眼睛為之一亮,內心也為之一亮,生命的燈被點亮,使人發出
生命的光。這叫做生命的事奉。
我會把有系統的讀經當作是教會的基礎建設,無論是透過主日講道,主日學或是團契。
教會至少應該要有一個事工是有系統的讀經。主日學是最好的起點。主日學與團契若能一起配搭,
一是教導聖經的解經,一是在聖經的生活應用分享,這樣效果更好。主日信息可以成為聖經與現代
生活中間的一道橋梁。主日信息不須涵蓋所有經文,只要一小段核心性的經文闡述,就可以有畫龍點睛
的效果。甚至禱告會或禱告小組也可以圍繞聖經經文做經文性禱告,為個人,家庭,教會,普世宣教禱告
,為神的旨意能落實在我們地上的日常生活禱告,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這並非簡單的重複,而是從不同的面相來消化同一段經文。你可以看做這是對經文做不斷地反芻,
來達到徹底消化的目的。所以我們讀經就可以避免左耳進,右耳出,而是聖經知識結合生活,
來達成知行合一的目標。敬拜,主日學,團契,禱告會都各只能達到25%的功效。但如果同步協同運作,
就可以達到100%的共振效果。這就好像是合唱團的四部合唱,達到和聲的效果。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
能達到100%的共振效果,但即使有的人只能達到50%,或75%的效果,那也總比原地踏步要來的強。
每一週有一段共同的聖經經文做為我們共同的焦點,從主日學的解經為起點,主日講道的釋經信息為重點
,讓弟兄姊妹把神的話帶回周間的生活作生活應用的操練,藉著靈修默想的禱告,讓我們的周間生活變
成一種有方向性的動力生活,當周末的團契,就成為我們分享我們應用神的話在我們的生活時,我們的
問題,我們的挑戰,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見證。我們不需要背負老是要做成功的見證的壓力,當我們可
以坦然分享我們在人生的失敗與挫折,我們的痛苦與掙扎,而不需要去擔心別人的輕視與論斷,這就是
一個真實的團契生活。我們是在錯誤中學習,失敗中成長,那才是我們真正的實況。我們需要是一個有
恩典的教會。
我想這就是教會增長的秘訣。不需要花招,就是實實在在地帶人讀經。這就夠了。一招勝過萬招。
其實教會不需要辦太多甚麼活動,以至於消耗掉太多精力,也分散了注意力。教會把焦點放在主日講道,
主日學,團契,好好地去讀神的話語,讓聖靈運作在人的心中。這就會帶來真正的復興。這個工作如同
細水長流,需要時間慢慢地去醞釀。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安排有許多種可能,目前聖經書卷班大致上,一季上一卷書。
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大綱, 可以Warren Wiersbe 查經系列作為一個參考的框架。
因為這套釋經書其實就是一套特別為成人主日學與團契預備的讀經材料。
**Year 1**
回歸源初:創世記(上) 一至十二章 Be Basic: Genesis 1-12
信靠順服:創世記(中) 十二至二十五章 Be Obedient: Genesis 12–25
真實可信:創世記(下) 二十五至五十章 Be Authentic: Genesis 25–50
得蒙解救:出埃及記 Be Delivered: Exodus
**Year 2**
務要聖潔:利未記 Be Holy: Leviticus
得蒙信賴:民數記 Be Counted: Numbers
整裝待發:申命記 Be Equipped: Deuteronomy
剛強壯膽:約書亞記 Be Strong: Joshua
**Year 3**
擺上自己:士師記 Be Available: Judges
靠主成功:撒母耳記上 Be Successful: 1 Samuel
重建生命:撒母耳記下/歷代志上 Be Restored: 2 Samuel/1 Chronicles
肩負重任:列王記上 Be Responsible: 1 Kings
**Year 4**
與眾不同:列王紀下/歷代志下 Be Distinct: 2 Kings/ 2 Chronicles
心意篤定:尼希米記 Be Determined: Nehemiah
全然委身:路得記/以斯帖記 Be Committed: Ruth/Esther
忍耐到底:約伯記 Be Patient: Job
**Year 5**
全心敬拜:詩篇(上) 1-89篇 Be Worshipful: Psalms 1-89
讚美尊崇:詩篇(下) 90-150篇 Be Exultant: Psalms 90-150
滿有智慧:箴言 Be Skillful: Proverbs
知足常樂:傳道書 Be Satisfied: Ecclesiastes
**Year 6**
愛的真諦: 雅歌 Be Loving : Song of Solomon
心得安慰:以賽亞書 Be Comforted: Isaiah
義無反顧:耶利米書 Be Decisive: Jeremiah
憂中盼望: 耶利米哀歌 Be Lamented: Lamentations
**Year 7**
心懷敬畏:以西結書 Be Reverent: Ezekiel
毅然決斷:但以理書 Be Resolute: Daniel
由衷驚嘆:小先知書(上) Be Amazed: Minor Prophets (Vol. 1)
警醒預備:小先知書(中) Be Concerned: Minor Prophets (Vol. 2)
**Year 8**
信心英雄:小先知書(下) Be Heroic: Minor Prophets (Vol. 3)
忠貞不渝:馬太福音 Be Loyal : Matthew
慇勤侍奉:馬可福音 Be Diligent: Mark
好要憐憫:路加福音(上) Be Compassionate: Luke (Vol. 1)
**Year 9**
無所畏懼:路加福音(下) Be Courageous: Luke (Vol. 2)
出死入生:約翰福音1-12 Be Alive: John 1-12
全然轉變:約翰福音13-21 Be Transformed: John 13-21
彰顯大能:使徒行傳1-12 Be Dynamic: Acts 1-12
**Year 10**
勇往直前:使徒行傳13-28 Be Daring: Acts 13-28
正信之道:羅馬書 Be Right: Romans
智慧之道:哥林多前書 Be Wise: 1 Corinthians
得著激勵:哥林多後書 Be Encouraged: 2 Corinthians
**Year 11**
自由釋放:加拉太書 Be Free: Galatians
榮耀基業:以弗所書 Be Rich: Ephesians
至高喜樂:腓立比書 Be Joyful: Philippians
活出完全:歌羅西書 Be Complete: Colossians
**Year 12**
預備見主: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Be Ready: 1, 2 Thessalonians
忠心侍主: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Be Faithful: 1 2 Timothy, Titus, Philemon
信之確據:希伯來書 Be Confident: Hebrews
長大成熟:雅各書 Be Mature: James
**Year 13**
滿懷盼望:彼得前書 Be Hopeful: 1 Peter
活出真實:約翰一書 Be Real: 1 John
務要警醒:約翰二,三書/彼得後書/猶大書 Be Alert: 2, 3 John/2 Peter/Jude
得勝凱歌:啓示錄 Be Victorious: Revelations
如果經過四輪十三年的課程,那就好像經過人生的春夏秋冬。 從青年,壯年,中年到老年。
讓我們一生走在神的道路上,讓神的話語伴隨我們一生的歲月,指引我們一生的道路。
這也不是簡單的重複,每一次我們重新閱讀聖經,我們都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
這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第一次閱讀,我們就好好地當一個學生去學習,第二次閱讀,
就要預備成為一個小組長去帶領討論,第三次閱讀,就可以預備成為老師去教導聖經,
第四次閱讀,就應該注意培養要接棒的門徒。這個過程應該自然而然地包括了同工的培養與訓練,
如果我們能夠使弟兄姊妹實質參與教會的門徒訓練,教會應該自然會有新的同工的興起,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代交替,應該是一種自然成長的發展過程。如果我們的同工有斷層,
那就說明我們的門徒訓練並沒有落實。
聖經從頭到尾讀一遍是一個選項,另一種可能的安排就是新舊約交替。
分成四組
第一組:
摩西五經(7),馬太福音(1),希伯來書(1),雅各書(1)
第二組:
歷史書(8),馬可福音(1),使徒行傳(2),彼得前後書(1)
第三組:
詩篇智慧書(5),路加福音(2),保羅書信(9)
第四組:
先知書(8),約翰福音(2),約翰書信/猶大書(2),啟示錄(1)
小組教會,目的導向,雙翼,幸福小組
這些流行的方法雖然都有一些成績,但因為都將重點放在傳福音,對信徒的聖經裝備,相對而言都沒有那麼強調。這些方法好像是一種流行的風潮,總是一波又一波的新風向。為什麼教會總要不停地變換招數? 因為新鮮度過後,這些方法最後都會出現瓶頸,無法長期持續運作。因為聖經基礎不夠堅固,就好像把房子蓋在沙土。如果信徒沒有得到屬靈的餵養與成長,最後也會失去動能。
聖經驅動的教會,是以對信徒的聖經裝備為核心,再自然帶動人數的增長。這個方法是聖經中的方法,就是使徒行傳2:42說的,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這個方法講究穩紮穩打,不求快,但求穩健性的成長。這是一種永續經營的策略。強固聖經基礎,就是把房子蓋在磐石。藉著不間斷的屬靈餵養,讓信徒得到一種永續的動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