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的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把孫文的思想追朔到中國的傳統儒家人文思想。他用民生哲學來總結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
他說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目的一樣,但共產主義的哲學基礎是馬列唯物主義。以階級鬥爭來達到無產階級專政。三民主義是以國民革命來達到民主憲政。其實這兩種主義的目的與手段都不一樣。馬列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心狠手辣的思想。誰有錢,就把誰鬥死,財產沒收,而最後公有制與黨有制分不清。沒有私有財產,沒有言論自由,人人最後都徹底失去反抗的能力,專制的黨國體制最後成了一隻吃人的大怪獸,這樣的極權統治是暴政。三民主義是孔子的仁政思想的現代化版本。國共早在清黨的時候就已經分道揚鑣了。清黨是主張學術自由的蔡元培提出來的。蔡元培,胡適,傅斯年這些主張自由民主的人都反共。張君勵,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錢穆,余英時這些新儒家的人也都反共。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不容我們模糊我們的立場。當時看錯方向的人下場都非常的淒慘。
三民主義的路線在最後在大陸是失去了歷史的主導權。不幸的是在當時左傾是一種趨勢與潮流。但若不以目前一時的成敗論英雄,中道的三民主義的路線才比較是中國歷史未來的主流。難到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要一直持續下去嗎?
中國哲學的主流是生生哲學,而民生哲學就是生生哲學的社會思想的現代版。
鄔坤如曾在文化哲學講錄繼續闡述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隨著國民黨的式微,國父思想如今已經很少人再提了。其實國父思想是民國的建國思想,沒有國父思想,就失去了中華民國的建國精神。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就是三民主義。台灣人都很愛台灣,因爲台灣已經被建設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倫理,民主,科學的精神已經實現在台灣。
鄔坤如是天主教的哲學家,也是三民主義的哲學家。曾任台大哲學系主任,著有西洋哲學史話與文化哲學講錄。他跟羅光都是屬於士林哲學的哲學家。也是擁護三民主義的哲學家。只有在中華民國憲法,信仰的自由是真正得到保障的。
如果你比較現代中國的思想,其實可以看到孫文的三民主義,融合了儒家思想,自由民主的思想,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思想。他客觀權衡各種路線的主張,最後提出一個綜合性的思想。他不是保守,也不是激進,而是一種中道的思想。
我寫這些,純粹是我客觀誠實的觀察,也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此時我正好回到台灣,我真的這是一個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跟共產政權的文攻武嚇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這個極權專制的政權真的讓人內心感到厭惡與唾棄,令人噁心致極,這些人跟流氓土匪,黑道幫派沒有什麼兩樣。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很多國民黨的人吹捧中共的做法。這是打著自由民主的旗子在扼殺民主自由。這些深藍的國民黨人背離了三民主義的理想,跟共產主義投降,真令人不齒。